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离心机

古代的船一般是木头做的乾隆为何却要造石船

发表于:2023-11-24 11:37:13 来源:翔达资讯

古代的船一般是木头做的,乾隆为何却要造石船呢?

我国古代的大小船只都是采用木质结构,但是在颐和园之中,却有一艘乾隆亲自下令制造的石船,乾隆为何要造这条石船呢?这么做又有何用意呢?

颐和园是著名的保护遗址,在颐和园的一角却有一只石船。相传这个石船是由乾隆所建造。那么,乾隆建造这条石船的用意是什么呢?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告诫后人“水不能覆”,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典出《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鲁哀公问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在《荀子·王制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颠覆于水中。唐代政治家魏徵在贞观初年,曾多次劝唐太宗李世民要以隋亡为鉴,并引《荀子》语,谓君似舟民似水。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更进一步强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乾隆皇帝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可谓寓意之深。

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着坚船带着利炮而来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原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赏览风景和饮宴的地方。

颐和园的这艘大石船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历史的沧桑巨变,更证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洁、百姓拥护才是国家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兴旺的不朽基石。

美国时尚管理硕士

美国留学必备

赴美硕士留学

留学美国研究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