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为何没能位列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为何没能位列战国七雄?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 ,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
如今,大禹存在与否备受争议,但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大禹确凿无疑的存在,而且大禹后代在南方建立一个国家,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国祚几乎一直延续到了汉武帝时代。
夏启去世之后,太康继承王位,但太康耽于酒色,东夷部落的后羿发动政变,驱逐了太康,史书称之为“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历经后羿、寒浞篡政,一共持续近半个世纪,太康弟弟仲康的孙子少康长大后,推翻了寒浞统治,再造了一个夏朝。
少康夺回政权后,至少分封了两个儿子。《世本》记载“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史记》记载“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所以鄫国与越国都是大禹后代所建。
考古发现,夏代曲烈封地缯国在河南方城八里桥一带,离夏朝统治中心应该不太远。但河南到浙江二千余里,为何少康将庶子远远地封到浙江会稽?原因很简单,据说约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大禹巡行天下,在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后葬于此,建有“禹王陵”,因此夏少康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便封庶子于会稽,号曰“禹越”。
经过二十余代的发展,越国实力越来越强,至越王允常时期,越国经常与吴国打仗,两国争战不休,史载“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
无颛之后,无疆继位,越国保持了一段稳定,但无疆野心勃勃同时招惹齐楚,结果齐楚合力灭掉了越国,其中楚威王领军进攻越国,大败越军,杀死无彊。由于无疆生前没有定下继承人,导致他的长子玉与次子蹄各以正统自居,纷纷建国。长子玉跑到闽越地区,建立了闽越国;次子蹄在温州、台州一代,建立了东瓯国,两人延续了越国。
前219年,秦始皇发动“秦征百越之战”,当年就灭掉了闽越国与东瓯国,长子玉后代无诸、次子蹄后代驺摇都自去王号,成为郡长,秦朝把他们这地方设置为闽中郡。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无诸以“秦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为由,便与同族驺摇率领越人归附鄱阳县令吴芮(吴国夫差后人),在吴芮领导下反秦。之后,无诸、驺摇率领闽中甲兵跟随刘邦入武关,战蓝田,攻析、郦,以“阻悍”著称,并参与楚汉争霸,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
因此,刘邦建汉之后,就帮无诸恢复闽越国,封其为闽越王,继续统治原先闽中之地。汉惠帝时期,封驺摇为东瓯王,东瓯国复国。此时的闽越国与东瓯国,与秦始皇时期一样,汉朝没有直接派人管理,仍是越人自治,只是名义上属于汉朝附属国。
汉武帝时期,闽越国已是东南一霸,北击东瓯,南击南越,甚至周边的刘姓诸侯国也以财物珍宝交好闽越国。公元前138年,闽越国又一次围攻东瓯国,尽管汉军及时援救,但东瓯王担惊受怕,想远离闽越国,于是汉武帝将他们迁移到了安徽舒城一带,东瓯国自此消失。公元前111年,闽越王自立为帝,公然起兵叛汉,汉武帝忍无可忍,派兵数十万一举灭了闽越国。
至此,延续1800余年的越国才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