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锁甲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锁甲实用吗
发表于:2023-11-24 11:52:38
来源:翔达资讯
古代锁甲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锁甲实用吗?
甲,躯干以及四肢防具的总称,似物有孚甲以自卫也,亦曰介(古军礼有“介胄不拜”之说),亦曰函(制甲匠人古称为“函人”), 亦曰铠(铁甲谓之铠),皆坚重之名也。胄, 即头盔,“兜鍪,胄也”。二者结合才可称为甲胄,它们是古代军人在战场上最可靠的伙伴。
我国铁铠的出现比皮甲稍晚,但凭借出色的可加工性与防护能力,它从汉朝开始就在古代华夏军队的甲胄装备史上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国铁甲制作精良,工艺完备,随着时代发展演变出了札甲、明光甲、鱼鳞甲、山纹甲、锁子甲等代表性形制,配件也逐渐增加,其工艺水平在宋明时期达到顶峰。这其中,最具实战价值的是札甲和锁子甲。
清代铁网甲,实际上也是锁子甲,但是比常规锁子甲编织方式更简单、重量更轻,当然防护力也差些
后金刚刚崛起时,后金军各牛录的正丁、余丁就通过缴获与包衣自制,装备了大量锁子甲。清军入关后,锁子甲与棉甲一起成了清军主要甲胄样式。在《清会典》中,清军铠甲共有明甲、暗甲、棉甲、铁甲四种形制,这里的铁甲专指锁子甲。其款式形同满人马褂,前开对襟小圆领,袖口为马蹄袖样式以便遮护手背,为护军营专用。为了轻便减重,清代锁子甲还发展出了另一种简化版本——铁网甲。相对于正规锁子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稀、环细、质轻、价低。此甲柔性相当出色,可与衣物合为一体,乍看确实犹如一张铁网蒙在穿着者身上。在清代紫光阁二十五功臣像中,有三位均穿着相同制式的铁网甲,可以推断此甲在清军中装备数量不小。
本文摘自《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