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性的妆容与服饰有何特点史料是如何记
明代女性的妆容与服饰有何特点?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从古至今,穿着打扮一直是女性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明代女性的妆容与服饰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女性修容、化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女性的容貌并非毫无瑕疵,需要借助化妆品对面容进行修饰遮掩,通过化妆达到增益女性姿色的效果,而化妆的这一形式亦体现了女性自我的审美需要和追求。
轻描淡抹——明代女性的妆容
1.胭脂水粉
胭脂、水粉都是女性妆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化妆品,一番涂抹,使自己的面容妍丽动人,因而受到历代女子的喜爱。傅粉是古代女子化妆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有着悠久的历史。《疑耀》中记载了就有关于傅粉起源时间的讨论。
1.上衣、抹胸和褙子
女性上衣有衫、袄、背心等不同的式样,还包括领、襟等细小部位。从明代笔记的记载中可以发现,明代女性上衣主要有领饰、抹胸、褙子、比甲、水田衣等式样,而笔记既有对明代女性服饰形制的记载,包括纹样、色彩、材质等方面,亦有对女性流行穿着的关注与批评。
在笔记中还记载了明代女性的一种服饰——抹胸,又名袜胸,抹胸是指贴身穿的内衣,从记载中可见,抹胸在先秦时已经出现,唐代亦十分盛行。因其自后而围向前之穿法,故又名合欢襕裙。
从笔记的记载可知,在明代襕裙发展为有袖之制,因此又称为“主腰”。在明代还有一类衣服受到女性的喜爱——褙子。褙子不仅为身份显赫的女性所穿,在民间亦有女子服褙子的风尚,见于笔记的记载。洪武初年,服饰皆有定制,在《留青日札》中就记载了对明代下层人士穿褙子的规定:“乐妓则带明角、皂褙,不许同。”乐妓需要带明角冠,只能穿皂褙子,与其他女性的服饰区分开来。
总结
在崇祯年间,还有明代女性包头形制、发髻式样的变化,以及形制奇巧衣着的出现,都体现了明代女性的服饰风尚。这些生动细节的描绘恰是正史、文集中所不曾涉及的,或是记载但语焉不详的部分,填补了关于明代女性服饰记载的空缺,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