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功高盖主却能寿终正寝的人他们是
盘点历史上功高盖主却能寿终正寝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认为,在古代,功高盖主的功臣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毕竟,即便是一个功臣,那也只是臣子,在封建王朝,有谁的权力地位能够高过皇帝?乱世末年就另当别论了,正常情况下,皇帝也不会喜欢看到这样的局面。虽然有很多功臣最终死于非命,但也有一些能够得以善终。今天就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有哪些功高盖主却能寿终正寝的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将军都是不得善终吗?网友:这几位将军厉害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来能成就一番霸业的君主,总是忌惮辛辛苦苦为其打下江山的下属,生怕他们居功自傲、功高盖主,必欲除之而后快。话虽如此说,可也不是所有的将军都不得善终的,关键得看他们是否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如果能放低姿态,懂得进退,还是能获得好结果的。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一、秦国名将王翦
王翦是战国时四大名将之一。他出身贫寒,但年少时爱读兵书,年纪轻轻就入了军营。从无名小卒开始,凭自己的实力逐步上升,获得了秦王嬴政的赏识,跻身将军之列。在秦国和赵国交兵时,作为统帅的王翦,遇到的对手是李牧,也是个智勇双全的将领。两人可谓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后来,王翦利用反间计,才赢得了战争。这一战,为他的威望值加分不少,秦王心里对他也颇为忌惮,能不用他的时候就尽量不用,让他一边晾着去吧。公元前225年,秦国伐楚。秦王问众将领需要多少兵力才有胜算的把握。李信自得满满地说:“二十万人马足矣。”再问老将王翦,他却说非六十万兵力不足以取胜。
纵观这些人的特点,皆是懂得敛藏自己,低调、谦卑为人。正如老子所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自恃强大而不遵从道的人,大多得不到善终。这对身在职场的现代人也不无警醒作用。我们为人处世都不可走极端,当有所成绩时,要懂得适当的收敛,给别人一些表现的机会,或许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