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本来派王龁指挥秦军的为何中途要换上白
秦王本来派王龁指挥秦军的,为何中途要换上白起呢?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一统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当然,因为长平之战,白起也奠定了自己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地位,也即如果长平之战的话,白起想要力压王翦、李牧、廉颇这三位名将,自然就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在长平之战中,白起一开始却不是秦军的主帅。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时任左庶长的王龁率军攻打韩国,再和赵国交战。在长平之战,原本是王龁指挥秦军,并对战廉颇的。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中,秦军的主帅原本不是白起,为何一开始不用白起呢?
三
司马迁在《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在双方不断增兵,让长平之战由普通战役变成一场战略战役的背景下,秦昭襄王实施了反间计,在赵国散播“秦军最怕赵奢之子赵括”的消息,加上廉颇的坚守不出,难以获得良好的战绩,所以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赵括母亲的劝阻,执意启用赵括来取代廉颇。
与此同时,在获得这一消息后,秦昭襄王立即让白起赶赴战场,指挥秦军。更为关键的是,秦昭襄王还下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也即白起指挥秦军的消息,赵括很可能是一无所知的。
四
最后,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等到赵括取代廉颇后,秦昭襄王才选择让白起登场,并指挥秦军。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赵国更换将领,意味着赵军的作战风格和策略将发生明显的改变。进一步来说,赵括的登场,意味着保守派的廉颇被弃用,而激进派,或者说主张进攻的赵括正式登场,显然会和秦军展开决战。而这,自然是白起擅长处理的局面。换而言之,如果还是坚守不出的廉颇,白起登场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是,年轻冒进的赵括登场,秦昭襄王实在没有不更换白起的理由了。最后,在赵括出击后,白起“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从而一战歼灭40多万的赵国士卒。综上,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无疑在信息上知己知彼,而赵国则缺乏秦军将领变化的信息,也即信息战的胜负,也对长平之战的历史走向起到了重要影响。
- 上一篇:关羽的妻子到底是谁为何很少有人知道呢
- 下一篇:俳优是什么揭秘古代汉朝的说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