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家电阀门

明朝实行的廷推制度主要是拿来干嘛的

发表于:2023-12-19 11:29:50 来源:翔达资讯

明朝实行的“廷推”制度主要是拿来干嘛的?

所谓“廷推”,是明朝实行的一种独特的朝臣任用制度,一般用于朝廷高级官员人选的确定。其形式是在朝中某高级官员因罢免或致仕等原因缺位时,召集在京的六部九卿三品以上官员开会,讨论出若干有资格继任的候选官员,按照贴合度排出先后名次,然后提交给皇帝来确认最终的人选。这种带有一定选举性质的制度让现代人感觉比较先进,在很多描写明朝朝廷政治的小说中都曾围绕廷推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很多明粉更是对这一制度对皇权的约束大加赞赏,认为不逊色于同时期欧洲的议会选举。那么廷推制是怎样诞生的呢?它真的能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进行有效地制约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而主导廷推或者廷议的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们,因为明初朱元璋彻底废除了宰相这一职位,最初的大学士们官位不过五品,仅仅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直到仁宣之后三杨执政时期才让大学士们以兼职各部尚书的形式实际上获得了相权。不过大学士毕竟不是真正的宰相,他们的权限比起唐宋以前可以和天子坐而论政的宰相们差得远,所有事务理论上都要上报给皇帝核准。明朝文官们竭尽全力取得的施政权力仍然不够彻底,而且由于没有独立的相权,皇帝的日常施政行为很多又被他转交给后廷的宦官们,这让明朝的廷推廷议等体制看起来先进,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空中美语期刊

海外英语杂志社

科普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