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两会焦点

被唐太宗李世民称为贤妃的徐惠最终结局如何

发表于:2023-12-19 11:32:02 来源:翔达资讯

被唐太宗李世民称为贤妃的徐惠最终结局如何?

红潮导语:最终获得“贤妃”封号的徐惠,是唐太宗的嫔妃之一。徐惠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比武则天还要小三岁,但是她聪明伶俐,深得唐太宗宠爱,不久就将她由正五品的才人提升为正二品的充容。

徐惠是江南女孩,湖州人。湖州是个才子才女倍出的地方,几十年后,这里又出了一个才女,身为女道士的李季兰。据说徐惠进了宫后,依然手不释卷,好学不厌,因为李世民后来兴兵动武,征伐高丽,劳民伤财,她就写了一篇《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文采斐然,甚是可观。其中道:

……是以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於俭,犹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后?

这其中的文笔和见识实在不下于魏征老头的那篇《谏太宗十思疏》。可惜大概是重男轻女的原因,魏老头那篇郑重其事地收入了《古文观止》,而徐惠这篇文章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让我们通过当年徐惠亲笔写下的几首诗,来领略一下她聪慧过人的风姿吧:

《拟小山篇》徐贤妃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徐惠是有名的女神童,据说她生下来五个月就会说话,四岁即诵《论语》、《毛诗》。这首诗相传就是她只有八岁时写的。当时其父徐孝德想考考她的才情,于是用《拟小山篇》为题让她写首诗。《小山篇》对于现在的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指的这样一回事: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的一个门客,别号淮南小山,他写过一篇赋,名叫《招隐士》。里面的“隐士”,指的是屈原。该文好长,节录一段如下: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原,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网络配图

徐惠对于太宗的感情是相当真挚和深切的,唐太宗虽然比徐惠大二十多岁,但是太宗英明神勇,文武全才,实在是千古罕遇的奇男子。徐惠对太宗有着深深的感情,这一点也不奇怪。到现在我们沉醉唐风论坛上的好多美眉都是唐太宗的铁杆粉丝,为之景仰倾慕不已。前段时间因为电视剧《贞观长歌》上唐国强扮的小李有损她们心目中的形象,于是众美眉口诛笔伐,狠狠地攻击了一番。所以太宗死后,徐惠悲痛欲绝,不久她就生了病。愁病相煎中的徐惠不肯就医服药,决心随太宗而去,她说:“吾荷顾实深,志在早殁,魂其有灵,得侍园寝,吾之志也。”──意思是说,我受太宗的恩情太多,我只希望早早地死去,如果魂魄有灵的话,可以到地下继续侍奉太宗,这正是我的愿望。其实在唐朝那个时代,是没有人逼她去死的,如果徐惠也像武则天一样“另辟蹊径”,也不是说没有机会。从唐高宗李治娶了她的妹妹来看,徐惠对李治来说吸引力恐怕决不比武则天小。她也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人生道路,那就是像太宗的其他嫔妃如燕德妃等一样,平平淡淡但衣食无忧地终老宫中。然而,深情不移的徐惠却选择了死,对于徐惠的死,并不能完全归结为“愚忠”,她的死,与其说是殉节,不如说是殉情,在充满狡诈和贪欲的皇宫中,徐惠应该说是一个异类,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永徽元年(650)年,时年24岁的徐惠永远闭上了眼睛,高宗李治感慨于她的真情,将她追封为贤妃,并将她葬在昭陵石室──这个位置在陵山主体内,应该说在昭陵的墓中除了长孙皇后,徐惠就是离太宗最近的了。即使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一直统领后宫的韦贵妃也未能有如此待遇。她的一缕香魂就此伴在太宗身边,这正是她的心愿。

美术文献版面费

中国食品期刊

中国航班

科学与财富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