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毛刺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时崇祯帝为何懊悔当初逼

发表于:2023-12-19 11:34:00 来源:翔达资讯

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时,崇祯帝为何懊悔当初逼死魏忠贤的决定?

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时,崇祯帝曾后悔杀了魏忠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1644年,当李自成的农民军兵临北京城时,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回想起先帝临死前的遗嘱,才明白这句话“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顿时懊悔当初逼死魏忠贤的决定。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个大名鼎鼎的太监,明朝的魏忠贤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明熹宗时期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权势滔天,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在职期间,排除异己,专断国政,导致百姓“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要知道,明朝时期的工商业相当发达,这是一笔很不错的赋税。特别是在明朝晚期,天灾泛滥,百姓生活困难,农业税难以征收,中原起义不断,关外还有清兵骚扰。这个时期,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百姓的农业税,提高士族的工商税。

魏忠贤在职期间,为什么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原因很简单,那时期的明朝并不缺钱。魏忠贤加强了工商税的征收,一是解决了边关将士的粮饷和后勤,二是减轻百姓的负担,这样一来,中原没有人起义闹事,关外将士肯用命抗清。

可是,魏忠贤死后,一切都变了。崇祯皇帝缺钱,向天下百姓征收一百万都困难,而江南仅仅茶税就有二十万两,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后,更是搜刮了几千万两白银。因此,崇祯皇帝相当后悔,《燕都日记》有记载,“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芒种杂志

物流时代周刊杂志社

中国水运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