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爱才之人他都错过了哪些人才呢
曹操是爱才之人,他都错过了哪些人才呢?
曹操爱才如命,曾发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感慨。他虽然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大谋士,还有五子良将及宗亲八虎骑,但是他还不知足,还想要更多的人才。其中有六个人才,曹操最想得到,做梦都想得到,他们都是谁呢?又是如何排名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第一个:沮授
沮授,“少有大志,多权略”,他原为韩馥别驾,不被重用,怀才不遇。在袁绍代替韩馥,入主冀州后,沮授受到袁绍重用,监统内外、威震三军。青州、并州、幽州都是沮授帮助袁绍夺取的。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沮授给袁绍提过不少良策,如迎奉汉献帝、反对诸子分立、三年疲曹、官渡之战的“缓进战术”,均未被袁绍采纳。以上几个计策,如果袁绍采取一两个,统一北方的就不一定是曹操,而是袁绍了。
官渡之战大败后,袁绍顺利逃走,但是沮授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被曹军俘获。由于曹操和沮授有旧,于是想要劝降他,但是沮授大叫着“宁死不降”的话。曹操感到非常惋惜,对沮授道:“袁绍不听沮授的良策,你为何还要执迷不悟啊?我如果早点得到你,何愁统一不了天下。”但是沮授仍然无动于衷。
曹操见劝降不了沮授,只能暂时看押,但是对他还非常优待。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沮授偷盗战马,想要偷偷回到河北袁绍那边。曹操无奈之下,将其斩杀。沮授被杀的时候,神色如常,视死如归,真英雄也。曹操在杀了沮授之后,非常后悔,感叹自己杀了一个忠义之士。他令人将沮授厚葬于黄河渡口,并为其题墓曰:“忠烈沮君之墓”。
沮授,是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个曹操说出,若早点得到他,天下不足为虑的谋士。沮授为袁绍提出迎奉汉献帝,比曹操手下谋士荀彧早了一年。他就凭这一点便超过曹操首席谋士荀彧了。
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胜过荀彧的沮授排在第一位。
第六个:太史慈
据《三国志》中记载,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属于现在的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他善于骑射,勇猛无敌,后流落到到江东,先后跟随刘繇、孙策。曹操听说太史慈流落在江东,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书信,在书信里面放了一味中药材当归。有人猜测,当归的意思是曹操希望太史慈弃江东,回归北方,为自己效力。但是太史慈却没有回归北方。
曹操和太史慈素未谋面,却仰慕太史慈才能,想要其回归北方,报效朝廷。因此,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里面,太史慈排在第六位。
《三国志》中相关记载: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
结语
以上六人是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才,其中,沮授之才,胜过曹操手下首席谋士荀彧,曹操恨自己没有早点得到沮授,谋士方面代表,排在第一;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如果曹操得到,便可以征战天下,武力方面代表,排在第二;陈宫曾迎奉曹操进入兖州,为曹操的霸业奠定了基础,排在第三;关羽的忠义打动了曹操,排在第四;赵云的勇猛征服了曹操,排在第五 ;太史慈之才,排在第六。
由此可知,六人中曹操最想得到的是沮授,而关羽排不进前三,只能屈居沮授、吕布、陈宫三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