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电加热炉

汉匈战争历时那么多年为何汉武帝还是没能彻

发表于:2023-12-19 11:53:39 来源:翔达资讯

汉匈战争历时那么多年,为何汉武帝还是没能彻底消灭匈奴?

说到汉武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宣称“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将匈奴定为汉朝的“九世之仇”,坚决北伐匈奴,这一年的马邑之围掀开了汉武帝对匈战争序幕。

公元前89年,汉武帝暂停对匈战争,下罪己诏声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二年之后,汉武帝去世,但在武帝去世这一年,“匈奴入朔方(如今鄂尔多斯西部及巴彦淖尔西南部),杀略吏民”。

历史上,刘邦七年建汉,李渊一年建唐,朱元璋十五年建明,抗战八年败日……汉武帝在位54年,对匈战争历时42年之久,却为何还是没能彻底消灭匈奴呢?

众所周知,卫青、霍去病在世之时,汉朝对匈几乎百战百胜,两人一共斩俘收降匈奴30余万,打得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尤其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余里,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的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此后又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史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但鲜为人知的是,漠北之战后,汉武帝对匈战争失败居多。其中公元前103年,赵破奴率领两万骑兵攻打匈奴左贤王,却全军覆没,赵破奴降敌;公元前90年,李广利北伐匈奴损失惨重,当时李广利率军7万,最终几乎全军覆灭,给国家民族造成极大的损失,此战李广利投降匈奴。

卫霍对匈连战连胜,赵破奴、李广利却连战连败,打不过衰弱的匈奴,汉武帝为何不能彻底消灭匈奴?

这一种生活形态,又直接影响了游牧者的战术形式,形成了所谓“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总体衡量标准不是打不打得过,而是有没有利,损失太大的胜仗不打,不在乎面子,只在乎能不能获利;而一旦打不过时,就会不停迁移,所以汉军北击匈奴多次遭遇无功而返。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茫茫草原的地理形势,出兵太多后勤压力太大,出兵太少又容易被击败,出兵了又面临能不能找到匈奴主力的问题,比如李广就曾迷路。打败了匈奴,又无法占领漠北之地,对领土扩张并无助益,最终迁移的匈奴再度回来,所谓“春风吹又生”。其实,历史上中原王朝对抗游牧民族,首先就是草原地理难题。

因此,即便汉武帝后期的赵破奴、李广利等击败了匈奴,也难以彻底消灭匈奴。

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宣帝派遣五将军率16万骑兵,乌孙发兵5万骑兵,共同出击匈奴,取得了对匈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这一胜利是短暂的,汉匈真正的战事一直延续了三百年之久,直到东汉永元三年(91年)大将军窦宪、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彻底解决汉朝历时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不过,匈奴虽败,却让鲜卑摆脱匈奴威胁而壮大,鲜卑取代匈奴成为中国的边患。

笔者认为,能消灭草原游牧民族的,往往还是另一个游牧民族,而农耕文明的中原王朝很难做到。

建筑与装饰官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