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赤皮青冈

古时士兵打完仗后为什么不能立即脱掉铠甲常

发表于:2023-12-19 11:54:39 来源:翔达资讯

古时士兵打完仗后为什么不能立即脱掉铠甲?常遇春的死与铠甲有什么关系?

常遇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1369年7月,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于柳河川病卒。而就在十几天前,他刚完成了自己生平里一场的著名战役:上都之战。

常年在外征战的常遇春,按理说,早该练就一副“铜筋铁骨”,他可是一个连称霸世界的蒙古铁骑都不放在眼里的人,怎么会被区区小病缠身致死?

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常遇春去世之际,正是明朝建立的第二年,当时边疆尚未被平定,另有其他势力在暗中虎视眈眈,政治,军事形式严峻,正是用人之际。这时候,朱元璋不会自毁臂膀,而且常遇春的死对他来说更是损失。

战争结束,如果士兵都卸掉了自己身上么盔甲,开始撤回营地,这时却突然遭遇了敌军的侵袭,没有了盔甲的保护,士兵们再和敌军对抗就会比较弱势,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而且,古代盔甲比较沉重,繁琐,穿起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样一来岂不是给了敌军可乘之机?

二,盔甲是士兵的门面。

盔甲在一方面还象征着士气,电视剧中皇帝御驾亲征一般在皇城中都会穿上盔甲,整装待发,试问路途遥远,他们为什么不去了战场再穿呢?其实这也是鼓舞士气的一种,穿上盔甲也会显得很有威慑力,为战争的胜利添光增彩。

总而言之,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古代在打完仗后,不论再热都是不允许脱掉盔甲的。不仅常遇春是因为“卸甲风”病逝的,历史上还有其他这样的例子,像战国时期魏国贵族,魏王豹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

戏剧之家官网

玩具世界期刊

交通科技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