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勤政崇祯朝良将颇多为何最后还是被
崇祯皇帝勤政,崇祯朝良将颇多,为何最后还是被清军打败?
崇祯朝的良将甚多,为什么打不过几万清军和农民军起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时来运转皆同力,失去英雄不自由”。崇祯朝时期各种矛盾激化,个人纵有天大本领也很难挽救危局。财政困难,缺军饷。崇祯帝及朝廷不知兵大臣掣肘。朝廷腐败,失去民心。军队训练不到位以及清兵过强,农民人数众多等等许多原因导致打不过几万清军和农民军。再说,崇祯朝良将甚多,这些良将练兵和指挥作战艺术没有特别出众的,产生过像白起、韩信、李靖、岳飞那样所谓天才军事家。我记得一位历史学家说过王龁是名将,白起是天才军事家,两者是有区别的。崇祯朝的关宁铁骑从装备和作战风格来看是天下劲旅;参加保卫沈阳浑河大战的“戚家军”也是劲旅,可惜这两支历史闻名的劲旅由于多种原因消失了。
明末朝廷财政困难,裁减驿站导致李自成下岗;缺军饷,导致李自成杀榆中县令和明将王国,进行兵变。缺粮,发生了吴桥兵变,孔有德、耿仲明等投降后金。如果不是朝廷钱粮困难,不会出现种种恶劣事件。
崇祯帝虽然勤政,但一生没打出几张好牌。兵部有时也发挥不好的作用。这些都影响了将领们军事能力的发挥。像松锦大战硬逼洪承畴进兵,导致明军大败。洪承畴气节有问题,最终投降清军。崇祯帝继位就战争频繁,但是打来打击始终没有产生岳飞、吴玠、曾国藩那样带兵的人及军事作战集团,这跟当时明朝的政策有关。
清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清八旗军战士斗力强大,拥有当时东亚地区最强大骑兵队伍,清军统帅都是用兵好手,“满一万,不可敌”。孔有德等投降清军,又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红夷大炮等火器武器,使清军战斗力大增。明末熊廷弼、袁崇焕抗击后金满清兵有效果,结果还被明廷杀害,是自毁长城。
崇祯朝对清兵和农民军两线作战影响了良将作战效果。洪承畴和孙传庭几乎把李自成农民军消灭,又调到辽东抗清,使李自成乘河南大旱饥民众多重新崛起壮大。卢象升有勇有谋,可是指挥的“天雄军”兵力有限,和清兵作战阵亡。
总之,多种原因导致了崇祯朝良将甚多,却打不过几万清军,消灭不了农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