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官方新闻

楚汉战争中韩信为什么选择帮助刘邦

发表于:2023-12-19 11:59:56 来源:翔达资讯

楚汉战争中,韩信为什么选择帮助刘邦?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汉战争中,韩信确实犹豫过是否继续帮助刘邦。他的犹豫,也确实延缓了刘邦取胜的进程。

然而,最终,他依然选择了帮助刘邦。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停下来”的韩信

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在潍水之战中全歼龙且军团。

此时,汉军已经形成了对楚军的夹击之势。

当初,韩信曾提出宏伟大略:增兵三万给我,我攻灭燕、赵、齐,绝楚粮道,与大王会于荥阳。

正是采纳此策,刘邦才增兵给韩信,让其开辟北方战场。

韩信出兵后,局势豁然开朗。

项羽的后方空虚,根本抵挡不了韩信,韩信迅速攻占鹏程,又一路西进,与刘邦会师。

韩信的出兵,对楚军带来了致命打击,楚人心动摇,守寿春的楚大司马周殷投汉,英布、刘贾由此打开局面,攻占要害后立刻与刘邦会师。

与韩信一样得到刘邦封赏的彭越也行动起来,也来会合。

由此,刘邦与诸王的云集,形成了决定性优势!

垓下之战,汉军总兵力五六十万人,光韩信一部就30万,而项羽约10万!

在韩信的指挥下,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汉军击败项羽,定天下!

作为一个“士”,韩信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操。

正是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才能一展雄才,建功立业。

因此,韩信在情感上是感恩刘邦的,始终留在刘邦阵营,不愿背叛。

在建功立业,实力雄厚之后,韩信自然也是有其利益诉求的。

因此,韩信在灭齐后,“停”了下来,寻找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如果不能解决利益上的矛盾,即便情感仍在,彼此仍很可能分道扬镳,这在古今中外都是极其常见的。

在张良、陈平的辅佐下,刘邦洞悉了韩信的诉求,并尽量满足了韩信的利益。

最终,在感情和利益的双重驱使下,韩信选择了继续为刘邦而战。

遗憾的是,刘邦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他给韩信的承诺从头到尾都是假的。

垓下之战一结束,刘邦故技重施,夺了韩信的兵。将韩信改封为楚王···

最终,韩信还是被“兔死狗烹”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经济管理杂志官网

康颐期刊

妇幼护理编辑部

中国设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