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复国运动中燕国王族为何如此沉默
秦末复国运动中,燕国王族为何如此沉默?
秦国残暴的统治只维持了十几年,秦始皇驾崩后,胡亥即位,因得位不正,屠戮兄弟、诛杀功臣,使得六国遗民看到了复国的良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关东六国复国运动中,五国首领都是原先王族后裔,赵王歇、魏王豹、韩王成、楚王心、齐王安全是王族后裔,但唯独燕国最为特别,竟然不立本国王族,而是抢了一个赵国上谷小吏为王。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至秦末复国运动时,间隔不过短短十三年,为何燕国会以一个“外国小吏”为王?
其次,战国时期列国实行的是郡县制,对王族旁支往往都有打压,加剧了燕国王族的衰落,说到底“家贼更可怕”。燕国的唯一雄主燕昭王,起先就流亡在韩国,最后是赵国扶持了他为燕王。从燕昭王的经历来看,燕国王族旁支与没有继承权的公子们日子并不好过。
第三,秦始皇灭燕时,俘虏了燕王喜与一部分王族,史书没有交代他们下场,但想必不太可能安置在燕地。相传,由于荆轲刺秦王之事,还有一部分王族担心秦始皇杀戮,于是向南逃亡国外,这一部分王族为了躲避追杀,后来四处流浪,不知所踪。
第四,燕昭王时期,燕将秦开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的博陵古城),取地两千余里,因此燕国在朝鲜半岛还有大片疆域。秦始皇灭燕时,燕国不少王族可能逃亡朝鲜半岛,而由于燕国灭亡,箕氏朝鲜收复旧土,将燕国部分王族或杀或囚,因此即便秦末掀起复国运动,逃亡朝鲜半岛的燕国王族也难以回来。
总之,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下,导致燕国王族彻底衰败,以至韩广来到燕地之后,对秦国心怀仇恨之心的燕人立即拥戴韩广为王。
秦末起义与楚汉争霸中,除了臧荼参与巨鹿之战外,燕国几乎再无作为,犹如除了燕昭王时代的燕国史。古人云“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其实至少在秦汉之前,赵国多有慷慨壮士,但燕国还真未必。燕人慷不慷慨,悲不悲歌,在立韩广为燕王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上一篇:刘备请崔州平帮助自己为何会被拒绝呢
- 下一篇:哪吒为什么要去东海龙王哪儿闹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