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中药,脉管炎的症状表现
脉管炎中药,脉管炎的症状表现
一、中医治疗脉管炎的方法
中医处方一【辨证】寒湿入络,气血瘀否,阻寒血脉。【治法】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方名】和营通络汤。【组成】当归30克,血通15克,细辛6克,虻虫3克,虫3克,水蛭3克,灵仙24克,秦艽15克,桂枝15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牛膝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中医处方二【辨证】寒凝瘀阻,瘀久化热。【治法】清热解毒,祛湿通脉。【方名】清营拓脉饮。【组成】当归50克,泽兰50克,双花50克,元参25克,生地25克,钩藤25克,生黄芪50克,米壳20克,薏米30克,鸡血藤25克,水蛭15克,生地20克,蟾酥0.0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李文亮方中医处方三【辨证】瘀血凝滞,脉道不通,郁久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疏通血脉,凉血化瘀。【方名】四妙勇安汤加味。【组成】当归60克,乳香10克,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出处】郑静嫦方。
二、脉管炎的鉴别诊断方法
1.动脉硬化闭塞症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往往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及其他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史(冠心病、脑梗死等)。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如腹主动脉、镕动脉、股动脉等,x线检查可见动脉壁的不规则钙化,血管造影显示有动脉狭窄、闭塞,伴扭曲、成角或虫蚀样改变。2.急性动脉栓塞起病突然,既往常有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额史,在短期内可出现远端肢体苍白、疼痛、无脉、麻木、麻痹。血管道影可显示动脉连续性的突然中断,而未受累的动脉则光滑、平整,同时心脏超声还可以明确近端栓于来源。3.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静脉,包括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表现为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并产生相应的缺血症状。同时在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并有其他风湿指标异常。4.糖尿病姓坏疽应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晚期出现肢端溃疡或坏疽进行鉴别,糖尿病者往往有相关病史,血糖、尿糖升高。而且多为湿性坏疽。
三、脉管炎的西医药物治疗方法
1,扩血管药物:妥拉苏林、烟酸、*、2.5%硫酸镁等。2,低分子右旋糖酐疗法:有减少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的延伸,促进侧支循环的作用。3,抗生素:有溃疡坏疽感染者,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4,支持疗法:对于病情较重,体质差的病人应加强支持治疗,给予高营养、维生素、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衡等综合支持疗法。5,高压氧舱疗法:可增加肢体的供氧量,对减轻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有一定疗效。6,疼痛处理:对于晚期病人长期剧烈的疼痛,应给予止痛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索密痛、消炎痛、利多卡因、东莨菪碱等药以对症处理,但不能长期应用,应尽快设法解除引起剧烈疼痛的病因。
四、脉管炎的症状表现
1、疼痛早期病人在一定的速度下行走一定的路程感到小腿或脚掌酸困、疼痛,被迫休息或慢走才能缓解。后期出现持续疼痛,尤其以夜间为重,形成静息痛,常使病人抱膝而坐。2、发凉和感觉异常患肢发凉、怕冷,对寒冷十分敏感,尤其以指(趾)端最为明显。因神经末稍受缺血的影响,患肢可出现疼痛感、针刺感、麻木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3、皮肤色泽改变因动脉缺血使皮色异常苍白,由于浅静脉张力减低,皮肤在苍白的基础上也会出现潮红或青紫,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同时皮肤干燥、破裂,汗液停止,无汗毛,指(趾)甲增厚、变形,形成甲沟炎等营养障碍。5、坏疽和溃疡脉管炎的后期如果治疗不及时,加之误治、外伤、热敷等,很容易形成溃疡和干性坏死。
- 上一篇:怎么样嫩肤美白比较好 光子嫩肤四类人群不能使用
- 下一篇:冬天手脚冰冷吃什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