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为什么还要对魏王李泰
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为什么还要对魏王李泰下手?
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为什么还要对魏王李泰下手?这是因为李世民发现了,李泰想当皇帝,这才是李承乾造反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必须出手收拾李泰。
李泰从小就明白要不是自己晚出来1年,大唐江山就是他的了!为此他恨透了自己的这个同父同母的哥哥李承乾。
可惜,出生时间是任何人都无法决定的,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靠后天的努力了!
为此,李泰从小就非常努力地学习,可谓是学富五车。同时他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书法家,擅长草书、隶书,连老父亲唐太宗对此也赞不绝口,甚至允许李泰在府中设立文学馆,自行招募学士。
这是什么待遇?这就等于说,唐太宗默许了李泰招兵买马的事实。虽说没有武将,可这帮智囊的力量,从来都不比武将小。这也是李泰有能力和李承乾一较高下的根本原因。
这可把站在一旁的李承乾给气炸了,李承乾虽然也算聪明,但是并没有李泰那么突出。而且李承乾自幼就瘸了一条腿,这使得他在太子之位上,显得很尴尬。因为纵观历史,几乎没有瘸腿的皇帝。
李承乾越虚弱,那么李泰的气焰就越嚣张。再加上唐太宗对李泰的宠溺,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所赏赐的物品规格,早就超过了太子李承乾。你说李泰能不搞点事情吗?
唐太宗册封李泰为魏王,但是由于宠爱这个儿子,居然不让他前往封地,而是继续留在朝中。关键是,魏王府上有一帮文臣武将,全都效忠于李泰,这使得李泰和当年的李世民有得一比。大家都是嫡次子,大家都聪明绝伦,大家手里都有一帮文臣武将,凭什么李世民能干成大事,李泰就不能?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可谓是老泪纵横啊!他为自己的这个儿子感到惋惜,如果李泰能早出生一年,或者说,如果这些儿子只有一个比较聪明的话,那么事情反倒好办了。
可惜,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的3个儿子,全都是人中之龙。随便哪一个上台,都能成为一代明君。所以说,李世民很难办啊。他既要保住3个儿子的小命,又要保住大唐江山。幸好李治是真仁慈孝顺,如果像杨广那样,是装出来的,那李泰还是活不下去。
由于李泰的表现比较好,在他被贬谪4年以后,李世民又将其加封为濮王。可李泰并没有对此有多敏感,依旧默默无闻地搞着自己的学术研究。
永徽三年,33岁的李泰黯然离世。虽然他并没有遭受什么打压,可夺嫡失败始终让他耿耿于怀。所以说英年早逝也就不奇怪了。
总结:李唐王朝的传位风波是最多的。
可以说,李世民的这种安排,在李唐王朝来说,已经非常合理了。纵观整个李唐王朝的传位过程,真可谓是惊心动魄啊!
唐高祖李渊,被李世民强行变成太上皇,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功上位。
唐高宗李治去世以后,他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李旦先后上位,结果武则天索性自己做了皇帝。
武则天退位以后,把大位传给唐中宗李显。结果李显被媳妇儿韦皇后给毒杀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果断发动政变,将唐睿宗李旦扶上了皇位。
李旦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发现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争权夺利。无奈之下,李旦只好把大位提前禅让给了儿子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英明神武,后期一塌糊涂。结果造成了安史之乱,他在跑路的过程中,不仅失去了心爱的杨贵妃,甚至还被儿子唐肃宗李亨,强行变成了太上皇。
唐肃宗李亨基本平定了安史之乱,可惜他身体不好,结果他的张皇后密谋废太子李豫,被李辅国给抓了,最终导致李亨被活活吓死了,唐代宗李豫这才继位。
由此可见,李唐王朝为了传位,可谓是煞费苦心了。其中最成功的还得是李世民,谁让他有这方面的斗争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