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怎样养生中老年人养生方法
老年怎样养生 中老年人养生方法
一、老人如何正确进行锻炼健身呢
老年人健身时要考虑的问题比年轻时要多。
首先是需要规避风险,注意安全,当然还要注意是否有效。有些老年人往往会不顾天气和个人感觉而一味坚持锻炼,中年时候的运动方式、速度和强度保持到老年,这是不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要随年龄增长,适当减量减强度。喜欢拉韧带的老人,不能只拉韧带而不练习力量,可以在健身方式上增加腿部和上肢的肌肉训练。
老人在进行健身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禁忌呢?
广告老年人多有肺气肿,憋气用力时,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养活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的运动项目,老年人不宜参加。
老年人不论参加哪些项目运动,重在参与、健身,不能运动过于激烈,不要一心想与别人争高低。否则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还可能因易碰撞、摔倒、激动而发生意外。
二、老年人适当补钙可缓解高血压
老年人适当补钙可缓解高血压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体内缺钙产生骨质疏松以外,还会得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等疾病。其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比较凶猛的症状,适当的补钙对于部分人群具有降压的神奇功效。
高血压这一不动声色的“*”,令人害怕,主要是因为这种病多年不产生任何症状,在无声无息中损害人的动脉血管及身体的其他器官。研究表明,对于某些人来说,不用药物而增加钙元素的摄取可能是有效的一招。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副教授杰姆斯德威尔的调查显示:凡每天摄钙1300毫克的人,比起每天摄钙量为300毫克者,高血压的罹患率低12%;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患病危险性减少24%。
老年人该如何补钙?
现在市场上补钙类的保健品品种繁多,选择购买保健品除了价格,品牌等这些基本因素以外主要还是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产品。中老年人补钙建议采用食补和钙片一起结合来补钙。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部分机能的下降,对钙的吸收也不好,所以建议老年人要补好钙。食补通常可以喝牛奶、豆制品、鱼、蛋类、虾皮、绿色蔬菜等等,这些食物补钙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适合老年人补钙。
三、老人冬季吃地瓜有什么好处
地瓜具有抗癌的功效
饮食中最具有抗癌作用的营养物质是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前体)、维生素C和叶酸,而在红薯中三者含量都比较丰富。丰富的赖氨酸和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质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增强。
地瓜具有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薯含有一种特殊性能的维生素C和E,即只有红薯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E,才会有在高温条件下也不被破坏的特殊性能。其中维生素C能明显增强人体对感冒等数种病毒的抵抗力
,而维生素E则能促进性欲,延缓衰老。冬季吃地瓜要注意什么事项?
冬季吃地瓜容易造成胃不舒服,如果吃太多
,会让人腹胀、打嗝。并且最好不要在空腹时吃太多,空腹食用时,容易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易引起腹部不适。冬季吃太多地瓜可能会造成腹胀之类的,如果将红薯跟大米还有糯米一起煮粥吃就能够缓解这个症状了。
红薯后要减少吃主食的量,因为红薯富含淀粉,热量较高,用来部分替代主食,才能发挥其健康功效。再次,胃溃疡、多酸性慢性胃炎,胃动力不好的人要少吃,以免使病情加重。
四、中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
根在养神
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就在于养神。
养神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做的是“安心”,即养成理智和冷静的态度。中老年人在养生方面,应该心情安闲,心思若定
,心除杂念,心清如镜,以便真气顺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形体劳作但不致疲倦,身体健康而无疾患。此外,
休眠也是养神的方法。绿色睡眠是中老年人休眠养神的理想方式。
贵在养性养性,也称养德,养性养德是中医摄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润身”、“仁者寿”,释家的“积德行善”,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养德行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养性的原则,无外乎仁礼、性善、知足、忍让、宽容这几个方面。
古代养生家认为,人若想养生,必先治其身。如果一方面想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又追求名利权势,无异于缘木求鱼。中老年人不求名利,看淡曾经拥有的权势,自然不会产生失落感。至于荣辱得失,更是不必计较。轻得失、淡荣辱,不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养生思想,是养生史上的一种静养观点。若为小事斤斤计较,便有违养生的本意了。
此外,还要注意舒畅情志。读书吟诗,漫游山林,可畅情悦心,增添兴趣,有利于增寿。
重在养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老年人退休后的养生知识可以学习一下,因此,要想健康长寿,不单单是靠药物的治疗,而且还要保养人体的真元之气。养气要避免三种“气”:馁气、闷气、怨气。
此外,生闷气对人体危害甚大。清代名人阎敬铭曾写《不气歌》以自慰,歌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够气中气,不气不气就不气。”这个朴素的至理名言,应该是中老年人排解闷气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