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时期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是谁后宫还
在封建社会时期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是谁?后宫还是宦官?
在中国古代,以皇帝为主组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在皇帝制度中,皇权是传统政治秩序之源,是至高无上的。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宋朝以前,宦官、外戚、权臣,可以说是历史上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之一,其中两汉以外戚最为严重,唐朝则以宦官最为严重,而权臣则穿插于其中。自宋朝以后,随着皇权的进一步集中,这几股势力对皇权的威胁最终逐渐消失(明朝宦官情况有些特殊,后面单独讲)。那么,这三股势力中,哪个又对皇权威胁最大呢?
自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开始为历朝历代所沿用,然而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到明朝皇权高度集中,中间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而在此期间,对于皇权产生威胁的势力,可谓此起彼伏,不过不同朝代威胁皇权的势力,却又各不相同。
01.西汉武帝前外戚现象较为严重,武帝后有所减弱却又终因外戚亡国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汲取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改为推行郡国并行制,先分封七大封国、八大异姓王,在消灭异姓诸侯王后,又改封刘姓宗室为王。然而,当宗室的纽带刘邦去世之后,皇权又该如何稳固呢?
自古以来,皇帝宗室便是皇位的重要屏障,但西汉初期由于宗室被分封为王,随着皇帝与诸侯王的血脉逐渐疏远,再加上中央朝廷与地方藩王矛盾的出现,宗室非但无法对皇位形成保护,反而成为了皇权的外在威胁。在“家天下”治理模式下,当同姓宗室不可信的情况下,皇帝所能依靠的力量,便只剩下了外戚。
明朝宦官势力的膨胀,源自于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对立,朱元璋虽然废除了丞相制度,但由于“土木堡之变”导致武将集团和勋贵集团损失惨重,导致明代宗景泰年间内阁权力迅速膨胀,原本作为皇帝幕僚机构的内阁,其大学士迅速跃升为百官之首,从而将议政权和施政权全部掌握在了手中,皇权开始受到压制。
随着文官集团的崛起,文官们不仅执掌朝政,更是连皇帝的行走坐卧、衣食住行全部干预,结果导致从明中期开始,皇帝与外廷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为了压制外廷,皇帝开始赐予太监更大的权力,兵权、厂卫统统落入了宦官之手,从而在朝野之中形成了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对峙的局面。
如上,明朝宦官的权力再大,也根本无法压制皇权,而是需要牢牢依附于皇权,无论是批红权力还是厂卫权力,其最终决策权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宦官一旦离开了皇权的支持,就变成了无根浮萍,随时可以被摧毁。魏忠贤权倾朝野又如何,崇祯帝弹指间便可让其灰飞烟灭。
综上所述,外戚、宦官、权臣作为古代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三股势力,要说谁对皇权的威胁最大,无疑是权臣。外戚、宦官权力再大,也无非掌握了皇帝的生死大权和废立之权,可皇位还是逃不出其一家一姓,可权臣就不同了,一旦权力膨胀到极限,可是随时能够改朝换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