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激光晶体

宝宝绝对是散养式的意思吗某些家长提到的放

发表于:2024-05-17 15:05:48 来源:翔达资讯

摘要:有些人提倡的“科学放养”式教育,大家是否认同呢?听魏老师来讲几句吧。

昨天晚上外出乘凉,碰到邻居带他的二胎儿子出来玩耍遛弯。跟我聊起他两个孩子教育方面的事,他说道:“以前我家的老大(女儿)基本上就没有太多地管,可以说就算是放养的,那会儿自己也年轻,一方面是工作比较忙,另一方面可能也不太懂;可是现在有儿子了,反倒觉得放不开了,老想看得紧点,尤其是想盯住他多学习。你说这孩子放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提到放养式育儿,在一个多月前,著名歌唱家蔡国庆曾经在微博上展示过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免考”的特殊待遇,可谓是低调炫耀了一把,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孩子OK的手势被文字解释为“三科免考”,并且还露出了胳膊上的三道杠,可见孩子在学校是实打实的真学霸了。

蔡国庆配文字解释说“论科学放养的重要性”,可见其意思是在说,孩子能有现在的优异成绩表现都是科学放养的结果。

根据绝大多数人的理解,放养孩子,那不就是随他去么,孩子想干啥干啥,不要刻意逼孩子学习写作业呗。实际这只能算是简单、初级的放养,但又不得不承认,上一辈、上两辈的好多家庭的孩子,就是这么被放养大的。可是要注意到蔡国庆所说的却是“科学放养”,那到底啥就算科学放养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首先做家长的自己要摒弃“上学与学习是唯一关联性”这种错误认知。

啥意思呢?传统观念认为,上学时才算学习,完成学校老师留的作业才算是学习,与学校教材有关、与学校考试有关的内容才算是学习,做其他事情,统统都算是不学习,要学习,必须与学校教学有关。所以,学生就应该好好写作业,考出好成绩,这才算是真正学习了、学好了。

但事实上,学习的范围很大,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材和考试内容中,生活中处处都有学习的机会,并且知识与方法都是互通的,生活中发现和学到的知识,一样能够运用到考试中。毕竟,学校教材中的知识,原本就都是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所以,上学最多是为了辅助学习,或者说是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并不是只有上学、写作业、考试才能学习。

第二,不要让孩子变成一个考试机器,而要通过放养让他变成一个生活的思考者。

可能在以前的认知中,上学那就是为了最终拿到学历文凭么,不以考试、文凭为最终目标,那还上学干什么?这种认知,与以前的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和就业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不会去全盘否定这种观点,以前这种观点曾经就是对的。但我在这儿讨论的是未来社会的就业环境,也就是各位家长所养育的孩子在未来所需要面对的。

今天我就敢把话放在这儿,在未来社会,10年、20年以后,学历文凭对绝大多数人所起的作用一定会越来越小。你别拿极少数的名校毕业生跟我杠,对不起,那不是大多数人,你也别拿22~25岁那几年跟我杠,未来的人都很长寿,后期谁发展得好还真不一定,我说的是一辈子的职业发展。

那学历文凭没那么重要,到底啥重要呢?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是复合型人才。这,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方向。所以,你现在还把孩子从小就只当做一个考试机器来培养,没用的,真没用。

正确的新时代家庭教育,应该是从小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生活的思考者。那啥叫生活的思考者呢?这句话听起来貌似有点高大上哈,其实也没多难操作。很简单,不要死盯着学校的考试成绩不放,也别死磕那个学历文凭,以生活为背景,以社会为教材,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现象,体会每一种社会行业及岗位,让孩子去分析、去思考每一种生活细节和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

即使当时无法看懂,家长也无力解释,也至少去督促孩子在心中埋下这个疑问和伏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段的提升,孩子总有一天会自己明白,这,就是当今新时代背景下,给孩子们最好的一种学习动力。

比如说,“哎,孩子,你看,街上那些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配送员,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保温箱,你注意过没有,那些箱子打开里面都是银色的内层,你知道为啥要用那个玩意吗?你知道为啥就能保温吗?你可以回去到网上查一查,等到你中学学了物理的热学原理之后,就能彻底弄明白到底是咋回事了。”

第三,孩子照样与社会不能脱节,放养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多接触社会。

我们常常说成年人应该与时俱进,不能与社会脱节。但事实上,孩子照样与社会不能脱节,绝对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近些年来为啥大学生、中学生抑郁的越来越多,不想上学的越来越多?你们有想过根本原因是为什么吗?其实那就是因为化身考试机器、死读书,应试压力大,与社会脱节,过于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干啥、该干啥导致的呗。

很简单,孩子们所有时间都用来攻克考试了,路全是大人们给选的,自己完全没目标,根本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而且还必须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应试学习上,搞的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是这样吗?

所以,孩子科学放养,其实更多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亲近现实生活,更贴近社会,在这方面,当然家长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比方说,“哎,孩子,昨天你跟爸爸一起去银行办业务,你看那些办业务的小姐姐们,他们干的那种工作,你喜欢吗?你觉得银行营业厅里的那些工作人员,他们谁的工作最累?”

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说一定都要家长一一去详细解释清楚,但是至少要有引导孩子去思考这方面问题的意识,在孩子从小就养成带着社会中的问题去学校中慢慢找答案的习惯。

让孩子在学到教材上的某个知识点时,会突然意识到,哦,这原来就是爸爸跟我提到的那个外卖员保温箱的事,哦,这原来就是银行里大堂经理经常说的话。

综上所述,科学放养不等于完全不管孩子,而是要从“只有读书、写作业、上学才算是学习”的传统教育思维中走出来,引导孩子对生活、社会进行思考,更早地认识社会的样子,也便于更好地找到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位置。

好了,关于如何科学放养的话题,今天就跟大家先聊这么多。你的收藏、点赞、转发和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赴美就医中介机构

海外就医咨询案例

国外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