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世界杯基督政治不正确的伊朗队终于脱
“政治不正确”的伊朗队终于“脱胎换骨”打败欧洲强队
桥本隆则
世界杯期间的专栏要写世界杯的内容,但是真要笔者写4-3-3,5-3-2,还不如让足球人中田英寿来写。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的亚洲球队成绩出笼,包括直接进入决赛阶段的卡塔尔队在内,亚洲(包括大洋洲)有六支球队,取得2胜1平3负的战绩。
笔者当时观看卡塔尔队与伊朗队比赛的内容,当时觉得这届世界杯,亚洲球队可能全军覆没,而之后看了沙特与日本的比赛,感觉他们才是“亚洲之光”。
老牌亚洲劲旅,上届世界杯还为亚洲取得一场胜利,差点出现的伊朗队为何溃不成军?
其实答案笔者在前几天的专栏中就有写道:
……“就是德国队在比赛前,拍摄纪念照时,有一个手捂口的行动,抗议国际足联不允许他们佩戴主张少数人性自由的标志。
笔者认为德国队队员的出发点是好的,关心少数人的权利,但德国队考虑过多数人想法吗?且,体育与政治分开一直是体育界的“共识”,过分关心政治也会在“主业”上有疏忽。”
…..
是的,本次世界杯流行“政治正确”,并且成为各方的关注点。
世界杯的举办权第一次由中东国家举办,并且卡塔尔有许多本国习俗,有很多禁忌。这样遭到各方的批判。
笔者在之前的专栏谈到过,因为这些理由很多欧洲国家要求更换本届世界杯的举办地点,向卡塔尔施加压力,要求卡塔尔在性少数,饮酒等问题上妥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德国队的“政治正确”表现,还有就是第一场伊朗队的“政治正确”表现,演奏伊朗国歌时拒绝歌唱。
这样的举动引起了欧美媒体的关注,当作重要新闻向全世界传递。
如此关心政治的两支球队,毫无意外地都在第一轮遭遇失败,伊朗队甚至被英格兰接连打进六球,创造了伊朗队在世界杯的最坏纪录。
这样的伊朗队是谁也不愿意看到。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就在11月25日举行的小组赛第2轮比赛中,伊朗队在最后时刻打进两球,战胜了威尔士队,不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把对手逼到绝路。
笔者本来不愿意看这场比赛,但这届世界杯或许是葡萄牙人奎罗斯最后一次执掌世界杯,所以还是观看了这场比赛。
说真的,伊朗队在这场比赛的前85分钟,胜利女神并没有眷顾他们。连续击中门框,连续丧失得分良机,就算单刀球,球员被对方守门员撞倒,裁判也仅仅出示黄牌。
直到第四裁判提醒场上的主裁判,重新观看VR,才把对方守门员罚下场。就算这样比分还是0:0。
比赛加时9分钟,直到比赛还剩最后1分钟,伊朗选手抓住机会远射得分。
之后利用威尔士队倾巢而出的机会又快速反击打进一球奠定胜局。
这场比赛的胜利,等于是把威尔士队送回老家。也是伊朗队第一战胜欧洲球队。
赛后主教练奎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回答为何这场比赛会取得胜利:
“球员们关注了比赛”。
是的,在比赛之前的国歌演奏时,运动员们都唱起了伊朗国歌。
而面对伊朗队的这个举动,场内的欧洲球迷认为他们“政治不正确”,各种嘘声响起。
主教练奎罗斯说:队员们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伊朗人民打好比赛才是唯一的目的。
当伊朗队能够醒悟,能够回到自己的主业,一场胜利就如约而至。
伊朗队改变会不会给其他球队带来警示?
笔者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从世界赛场,各种的“政治正确”随处可见,体育一定要有政治的含义。
世界杯之前的向东道主卡塔尔提出抗议也是这个目的。
第一场比赛鼓励伊朗队也是这个目的,第二场比赛嘘伊朗队也是同样的目的。
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参赛国中的“基督普世价值观”各国首脑都政治第一,他们拒绝参加卡塔尔世界杯赛开幕式,
抗议卡塔尔等伊斯兰王国的非普世价值、非普世施政。
这样的举动还鼓励运动员高声批判,抵制卡塔尔世界杯。
德国足球队在对日本赛开始前,球场宣示抗议卡塔尔不承认同性恋权利的捂嘴动作。
使得当地的阿拉伯观众都变成了日本粉丝,德国亦因“政治正确”败于日本队。
环地中海、阿拉伯海伊斯兰首脑齐聚卡塔尔盛会,他们又都是非普世价值者,此时放下彼此恩怨,展示了空前团结。
所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前一天,国际足联主席詹尼·因凡蒂诺忍无可忍,直指西方人都是“虚伪的双重标准”。
也是欧洲人的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说:欧洲人过去3000年在世界各地“干坏事”,只有在未来3000年里道歉,才有资格给别人“上道德课”。
还尖锐指出一些在卡塔尔等地区大肆赚钱的西方企业,也没有保障移民劳工的权益等等。
欧盟总统已经明确表示国际足联主席政治不正确,下一阶段会对他进行调查。
因为,国际足联“屈服”于卡塔尔的财力,不允许足球队员配戴政治标示,这样就不能在国际赛场体现欧洲的“政治正确”,
也不能达到在卡塔尔公开批评卡塔尔的目的。也就是国际足联为了金钱破坏了“政治正确”。
笔者想,当年国际足联决定卡塔尔为举办国,很多欧洲国家也投了赞成票。
现在为了表现自己的“政治正确”,不顾自己做出的承诺,这样行为不是一种背叛?
笔者一直认为体育要与政府分开,运动员要关注自己的主业。
原名:国际足联不愿意“政治正确”遭到欧洲国家的公开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