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老师育儿课堂宝贝宝贝周国平式育儿才值得
最近在读周国平的《宝贝宝贝》,真的很想推荐给你们。
做了爸爸妈妈的人,对孩子的那种感觉,那种内心的柔软度,和做爸爸妈妈前,是完全的不一样的。
孩子安睡的脸庞,亦或灵动的眼神,每一个细微的点,都能激起你内心的幸福与满足。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和片段,都不想错过。
周国平先生也是这样一位父亲。虽然他还是哲学家、散文家、著名学者等等,但在写下这本书的时候,他只是一位爱自己女儿的普通的父亲而已。
我欣赏他写作的初衷。
他说,他写这本书,不是因为女儿有多特别,也不是因为自己是作家,只是因为自己是她的父亲,一个普通的父亲,因为爱,记录下自己普通的女儿的成长,仅此而已。
爱,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将来,如果孩子在读爸爸的这些文字时,看见自己的成长过程,能开心的一笑,并且,能领略到文字记录是一件如此有魅力的事,自己也愿意发现生活的美好、记录生活的点滴,爸爸就非常高兴了。
我喜欢他文字的魅力。
每个做父母的人,一定都有同样的感觉,但绝大多数人,都写不出如此共鸣的文字。
他能把我们做父母的,尤其是初为人父、人母的那种喜悦、幸福、神圣,全部都表达出来。明明他在写他的女儿,可你在读时,满眼满心都是你自己的女儿,明明他在写他的感受,可你却觉得,他是在替你发声,你就是这么想的,你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这是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造就的,如此娴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让你在享受做父母的这份喜悦的同时,也享受到流畅文字的魅力。
我赞同他的教育方式。
周国平先生说,孩子是自然生长的,她的小身体里,潜藏着巨大的生长能量。在每一个她需要的时刻,她会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诉你她的需求,我们大人不用过分担心或者强求。
比如孩子需要添加辅食时,她自己会对大人的食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孩子需要走路时,她自己会要求减少抱抱,进行站立或者向前迈腿。每一个生长的阶段,她都有自己的节奏和表达方式,我们细心观察顺应她帮助她就好。
在孩子的陪伴上,绝不吝啬。
因为工作的繁忙,周国平先生经常出差,或是客做教授,或是应邀讲座,但他基本都会把妻子和女儿带上一起,四个月时去三亚,一周岁前后去欧洲,经常在文中看到的文字就是:“我参加一个活动,红和啾啾和我同行……”既陪伴了孩子和家人,也让孩子从小就在旅途中增长见识。
在孩子的兴趣上,毫不功利。
在女儿学习钢琴时,他首先就定下规矩,绝不考级,仅此一条,在当下国内的教育环境下,是多么难得。
后来,在女儿经历练琴的瓶颈期,想要放弃的时候,他也不强制,而是不逼迫不放弃,让女儿自己和老师商量,想什么时候去上课就去,不想上课就不去,让女儿安全的度过了最艰难的事情,重新爱上弹琴。如此,保护住了孩子对音乐最初的热爱,也维护住学琴只为女儿陶冶情操的初心。
在孩子的成长上,拒绝攀比。
厉害的小孩越来越多,比如小小年纪就以作家自称并且出书的,同事家六年级就能自己阅读大部头文集的,等等。但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女儿和他们进行比较,也不觉得自己的女儿进度上落后。尽管自己是作家,周国平先生也绝不逼迫或者辅导女儿阅读和写作,并坦言从没想过要让女儿以后当作家,完全看她自己的兴趣和节奏。
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位父亲,也始终记得他对女儿的爱和初心,希望女儿健康、快乐地生长,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自己的宏图。
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位父母的爱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