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虎舌兰属

爸爸育儿博客博士后爸爸写六年育儿博客自创

发表于:2024-06-19 11:57:12 来源:翔达资讯

女儿1岁半会背元素周期表

别的孩子1岁半可能还不会说话,她却已经能背元素周期表;九次获得南外仙林小学部最高荣誉之一雏鹰奖;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江苏省赛区复赛一等奖;“仙林杯”数学综合能力竞赛四年级组一等奖……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五(4)班女生袁筱溪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袁筱溪的爸爸妈妈都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爸爸从筱溪出生前一个月开始写育儿博客,整整六年,703篇文章;妈妈在哄女儿睡觉的时候读《唐诗三百首》、背元素周期表。

尽全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袁筱溪的爸爸妈妈从斯坦福大学读完博士后之后回国发展,工作都很忙,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很用心,思考并且有着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不是一味地教育我要好好学习或者要求我考试成绩要很好,而是鼓励我找到高效学习的方法,让自己在学习之余还能有较多的时间看看闲书,弹弹钢琴,追追我最爱的《名侦探柯南》。”袁筱溪尽全力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尽量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并充分理解背后的原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学校里尽可能地吃透书本上的知识后,我发现无论是做作业还是复习功课效率都会提高很多,然后就能腾出时间在校外做更多的事情了”。

父母自行开发智力游戏

“我有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专属于我自己的博客。”袁筱溪说,“爸爸从我出生前开始一直写到我6岁的时候,里面记录了我的成长点滴,也记录了他们为我开发的很多智力游戏。比如‘舌尖上的最强大脑’,‘脑海里的四六二十四’以及‘成语追踪’等,这些游戏我们至今还在玩。”袁筱溪的爸爸说,他最看重的不是成绩,而是希望孩子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每个周末,袁筱溪会和爸爸一起看《最强大脑》《歌手》和《演员的诞生》等。

同样的父母,孩子也会有不同的特质

妈妈说,筱溪在1岁半就可以背诵元素周期表,而弟弟快3岁了话都讲不清楚。“但是他对色彩和图形的感觉远超同年龄时的筱溪。”妈妈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特点,这就导致了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成长轨迹。“发现孩子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有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因材施教不仅仅是老师的任务,更多的应该是家长的责任。

【看看爸爸为1岁的女儿设计的小游戏】

A 让孩子理解“相对”

【道具】: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棍子、牙签等类似物

【地点】:任意

【对象】:会说话并可以和父母进行交流的孩子

【方法】:跟孩子玩一个游戏。拿两根长短不一的小木棍A和B,问孩子:“哪一根长?”孩子作答,指出是A。然后再问:“不能折断这根棍子,有什么办法我们说这是根短棍子?”

【答案】:拿出更长的小木棍C,和小木棍A放在一起,这个时候以前长的小木棍A就变成短木棍了!

【结论】:这是个很经典的脑筋急转弯。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让孩子知道,所谓的长和短都是相对的。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例如,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我们可以告诉她,虽然她可能已经很好了,但是这也是相对的,可能在别的班、别的年级就会有比她更好的同学。正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所以不能骄傲啊!就看大人怎么发挥了!

B 分清左右

当时是女儿的爷爷坐在她的左边,奶奶坐在她的右边。于是,我慢慢地跟她说:“筱溪,左边是爷爷,右边是奶奶”。如此重复几遍,筱溪记住了“左”“右”之分。让举左手,绝不举右手。好玩儿的是,筱溪很快就能分清楚自己对立面的左右。一般来说,自己和对立面的是互为镜像,很容易搞混左右。不过,一岁多一点筱溪好像丝毫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很轻松地就能辨认自己对面人的左右。这,可能就是她的天资了。

在教宝宝学东西的时候,有一个小窍门。首先,找一个宝宝最熟悉的对象,然后,利用自己说话的重音把要传递给宝宝的知识点强调出来,宝宝就有可能很快掌握了。就像教筱溪记住“左右”,首先,以筱溪最熟悉的爷爷奶奶作为对象,其次,在告诉她“左右”的概念时,运用语言中的重音和肢体动作,慢慢地向她传递我要表达的意思,筱溪果然一下子就记住了“左”和“右”。

赴美就医签证

安德森看病中介

出国看病与美国肺癌治疗的综合分析-海外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