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厨房育儿育儿有妙招让宝宝学做饭来自日
在中国家庭里厨房是孩子们的一个禁区。“这里油烟重,自己出去玩吧”“小心刀,别切着手”。好奇宝宝想走进厨房看看、摸摸的时候,经常以安全理由被爸妈拒之门外。然而在日本家庭教育里,没有父母对孩子的呵斥,而是耐心的教导。小朋友进厨房,在许多父母眼中是危险、麻烦的事。那么日本为什么兴起教子干家务的风气呢?这股风气的兴起来自社会各界的推波助澜,包括幼教界、媒体、社会学家、烹饪学校及儿童产品厂商,他们都在大力鼓吹做家务对小朋友和家庭的好处。
12年前,日本NHK教育台首开先河,开辟名叫“一个人也行”的儿童烹饪节目,创下7%的收视率。其他电视台纷纷效仿,就连餐具公司、电力公司等也开办起儿童烹饪学校。“儿童烹饪”和“厨房育儿”俨然成为日本家庭最时髦的休闲活动。父母们到学校等待孩子放学,谈论的话题几乎都是自家孩子这个星期在厨房里发生的新鲜事。
一位日本妈妈表示“一开始我也担心孩子容易受伤,但只要我多留心注意就没什么问题,现在我还专门给他买了一套儿童厨房用品,他很开心。”厨房育儿不仅能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日本料理营养师指出,为了吃好而精心烹调,会让人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日本社会对此极为推崇。
日本国立御茶水女子大学家族社会学教授牧野圣子指出,“家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来,家务劳动就是人类发展的必要事务。运用到身体和五官的家务劳动是一种比游泳更均衡的运动,经常做可以获得令人惊喜的成果。小孩子用双手敲敲、打打、切切、煸煸,也等于是在经历疼痛、辛酸、得意、快乐等不同而丰富的情绪,这种经历能够使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更加自信。
孩子进厨房,培养自理能力其实并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一种信任感,让孩子有被依赖和信任的感觉,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另外,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对于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而前提是父母一定要在旁边指导和看护,不可放任孩子自由“发挥”。
教宝宝做饭有3点必须要注意:
1.时刻注意安全第一。在决定让孩子学做饭之前,家长首先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如“做饭之前要洗手”、“不许在厨房内乱跑”等等。第一次学习要避免使用刀和火,在孩子习惯用刀为止,家长要一直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等孩子熟练了,再放手。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更安全的儿童厨具。
2.“预”准备。开始教孩子学习做饭要避免在厨房进行,最好先选择一个大大的饭桌。可以在饭桌上摆满各种原材料,便于家长在后面辅助。并为孩子准备合身的围裙和头巾,还要为孩子准备好脚踏台,增加身高。
3.料理由易到难。第一次学习最好是做凉拌菜或者沙拉、三明治等比较简单的料理。第一次用刀则选择容易切的材料,比如豆腐、黄瓜等。教孩子用明火煮菜,则不妨按炖、炒、烤等难度逐渐增加的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