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成长如何让孩子在旅游中成长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林洁 通讯员官键)一次完美的“成长游”究竟长什么样?近日,在一场亲子成长公益讲座上,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廖文博士,对现场的家长进行了一番“灵魂拷问”,不少家长代表都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选择什么样的旅游线路最为合适?孩子能从旅游的过程中收获什么?答案不外乎有几类,不少家长会遇到为了旅游而旅游、为了陪孩子旅游、家长成为孩子的“保姆兼导游”等问题。尤其是到了暑假这种时间节点,安排孩子旅游在不少家长看来甚至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项。究竟旅游能给孩子成长带来哪些帮助?不少家长没有系统地了解。廖文说:“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一次有效的‘成长游’是一项促进孩子发展的学习活动,是青少年体悟知行合一的重要学习模式。”
数据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将组织1至2次亲子游列入孩子寒暑二假的清单中,随着暑假的逐渐临近,进入5月后不少学龄童家长又开始感到“焦虑”。今年上半年,廖文博士团队联合广之旅,围绕“孩子成长旅游”话题开展了一次专项调研,并试图从中为家长找到行动指南。
廖文指出,“学习成绩至上”依然是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忽视了对孩子自信心、抗压力、人际关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又或者意识到了,却不知如何去培养。事实上,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参照国外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孩子跳出传统课堂的约束,通过旅行的方式进入社会化场景后,能体验到一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山河湖海间和衣食住行间,所有参与旅行的人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新成长”。廖文说,目前在美国、法国、芬兰、日本等国比较普遍的模式有营地旅行、暑期学校、森林学校和修业旅行等,而他们期望创建的,是适合中国孩子的“成长游”模式。
资深旅游专家温前表示,希望能引入先进的体验赋能教育理念,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目的地独特要素,突出“玩中学,做中学,游中学”三大核心,以任务驱动、多样化学习、团体学习、反思探索等行程设计,使得“成长游”更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成长需求。
在“成长游”产品研发的专项调研中,廖文团队通过对“21世纪学习框架”与“影响学习的100多个重要因子”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通过“成长游”提升孩子7大核心能力素养,培养未来学习者的“七力模型”,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直接经验”的持续积累与创新发展的“成长观”。
据悉,“成长游”七力模型包含文化理解力、表达力、合作力、创造力、审美力、健康力和适应力等7种能力,均为影响青少年未来发展所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而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成长所需要培养的能力重点各有不同。此外,同一款“成长游”线路,并非针对单一项能力的培养,而是7种能力均有兼顾,但会因为行程设置的差异,不同系列的“成长游”,7大核心能力培养力度有所不同。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