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壮家用电器维修或佛系或猛攻机器人大战夺
在深圳,科技“发烧友”可不是成人的专属标签,青少年同样出色。用编程语言自定义机器人技能,和团队一起完成机器人对抗争霸赛,过程宛如现场版的“穿越火线”电竞游戏,一群有着科技大脑的青少年们上线。他们可以是运筹帷幄的军师、懂得跨学科运用的杂家、揣摩人性格心思的心理学专家,但光环背后,他们其实是深圳学校里朝气蓬勃的“学生哥”。日前,由DJI 大疆创新举办的RoboMaster 2019机甲大师S1城市公开赛·深圳站在深圳开幕。作为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下设的全新赛事,城市公开赛将机器人比赛与嘉年华结合,力图以娱乐方式推进体验式和项目式的机器人教育。超过300人报名参赛,其中不乏从外地赶来专程参赛的选手。而摘获冠亚军的队员,均是来自深圳的中小学生。
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战队
队长于跃,队员景万兴、夏宇晗。
◎于跃(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学生):
“佛系心态”“保守打法”⋯⋯
看战队靠啥七连冠稳胜
机器人竞技紧张刺激,而当中七连冠的稳胜队伍,是来自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的三位队员。赢在心态,淡定佛系,是他们总结的秘诀。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的八年级学生于跃担任号称灵魂角色的队长,同年级的景万兴与低一级的夏宇晗则是队伍的“左右护法”。
于跃、景万兴、夏宇晗(从左至右)。
战术
心态平稳 战术保守
选保守战比激进打法更稳
比赛双方分为红蓝两队,在“征服模式”下进行3V3团体对抗赛。场中设置了A、B、C、D四个“据点”,参赛选手需要在限定时间内,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操作机器人识别并持续扫描以“占领”据点,占领全部据点的一方将赢得胜利。选手可利用红外信号“攻击”对方机器人,大疆独特的“机器视觉”技术,令机甲大师S1可扫描不同的视觉标签随机获得“眩晕”、“电磁干扰”、“极速”、“无敌”四种技能以攻击对手或保护自己。
佛系之一,在于心态平稳。戴着框架眼镜,有着区别于同龄人的沉着冷静,于跃是身经多次全国性竞赛的选手。因为2016年春晚节目的机器人方阵,于跃爱上了机器人。六年级,他开始在学校课堂及课余社团系统性学习编程相关知识,而在家中于跃也会在自家机器人上练习编程技能。从以前输比赛心态不稳,到现在不骄不躁、冷静应对,于跃是整个团队的军师。他会快速判断场内局势,让队员明晰指令。
佛系之二,在于战术保守。在赛前,于跃跟两位队员已经讨论出了总战略方针:尽早占据CD点打保守战。在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大疆机器人早早进驻,也有不少机器人方向的课外社团。在与其他同校科技少年的日常团队抗战中,于跃及两位队员清晰地认识到,保守战比激进打法更稳。
AB是对战双方各自的基地据点,CD是中间场地的据点,每个队伍被歼灭的机器人想要复活都需要回到自家或已经占据的据点补血复活,并且复活需要一定时间。“与其上来就跑去对方营地攻击,一旦被歼还得返回据点复活,这当中时间太长。考虑距离成本和时间成本,我们发现只要能够占据CD据点,这场比赛翻盘几率就很小了。”于跃津津有味地分析起研发的保守战术,在多次复盘并且尝试变更战术,借助统计胜负的大数据,于跃和队员得出结论。而如果失策,没有第一时间占据CD两点,那么尽可能保住其中一个据点也能与对手平分秋色。
秘籍
灯光伪装 曲线走位
跨学科运用赋能机器人
而在场上要赢取胜利,除了操作要稳、心态要好,能熟练跨学科运用也可以增色不少。现场有不少青少年参赛选手都利用了Scratch或Python语言编写专属的“自定义技能”装配在S1机器人上并在比赛中释放。在熟练掌握编程技能的基础上,对数学、物理知识的灵活实践也可能成为扭转赛局的关键,可谓“斗智斗勇”。
性格各异的三个人组成团队,队长于跃相当熟悉自家兄弟的性格与长处。穿着统一深中校服却有个性的景万兴,学术成绩在三人当中靠后,但却是最有价值的游戏者(MVP),他在游戏里常常是得分最高的选手。景万兴平时爱玩游戏,在游戏中总结经验与对战方法。“其强项在于操作与走位,一上场就疯狂走位,跟对方耗血耗时间分散对方注意力。”于跃形容景万兴。
而被队长亲切称呼为“小夏”的夏宇晗是学霸型的选手,虽然低了两位队员一个年级,身量最小却是团队的脑力担当。爱钻研算法,会深化思考,是夏宇晗的特点。平日里,夏宇晗爱奥数与信息化学习,且熟练掌握C++语言。“算法和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综合学科在本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可以融会贯通的。”夏宇晗讲道。
比如,于跃就在一场灯光特效的课程里,联想到可以将灯效变化结合进比赛中,因为机器人的状态变化便是以灯光呈现的。通过模块运用,把机器人灯光伪装成对方队伍颜色来迷惑选手、或者伪装成被攻击之后的假死状态达到逃过一劫的目标,编程修改后的颜色变化成为了机器人的自定义技能。在队长提出想法并做出初样后,夏宇晗便持续更新修改,希望自定义技能能演化为更多版本,让对手无法轻易识别。
实际上,跨学科的运用可不止于此。于跃举例,机器人的行进步伐是直来直去,要想能够走八字这样的曲线走位,必须要用到数学里的函数。“机器人竞技好玩的点就在于,每一个线上的变化都能有相对应的线下操作,更带感。”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战队
队长邵一瀚,队员张景睿、李冠桦。
◎邵一瀚(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学生):
电竞里挑搭档 发挥三人特色
未来想当游戏开发师
同样因为线下代入感更强而爱上机器人竞技的少年,也有来自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六年级学生邵一瀚。小壮的身材,拨一拨额前的小刘海,邵一瀚大大方方介绍起自己的电竞经历。
邵一瀚
战术
笑称采用“疯狗战术”
进攻为主让敌方过不来半场
“我的队员都是同班同学,最常玩的是吃鸡游戏,接着就是穿越火线,两个游戏都可练熟枪法。”邵一瀚讲起游戏头头是道,如果说电子竞技是线上互动,那么机器人竞技就是现场版的“穿越火线”,它比游戏更有代入感,比如勇猛的撞击行为会引发画面抖动,整个人仿佛都变成了那辆机器车。
在电竞游戏中挑选出合拍队员一起参加比赛,也在电竞游戏中熟悉队员性格,什么样的性格适合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邵一瀚一清二楚。队员李冠桦偏内敛,平时游戏里的攻击性略差一点,擅长潜伏躲藏,并在敌人不注意时给出致命一击。而另一位队员张景睿的性格则更加开朗大方,擅长火力输出,是勇猛派担当。于是,邵一瀚给两人分别安排了角色使命,队员李冠桦充当辅助,在优势控制的情况下可以潜逃外出、把占据点给偷了,或者去到对方营地秘密偷袭;而张景睿则冲锋陷阵,吸引火力并尽快歼灭对手。
至于邵一瀚,这位队长则开起玩笑表示自己输出怒吼,会靠吼叫和气势压迫对方队员、扰乱对方心神。邵一瀚尔后会心一笑,表示自己的强项是射击精准度与走位。熟悉邵一瀚的朋友,会喊他“人头王”和“最强杀手”。
邵一瀚把自己与队员一同研发的战术,笑称为“疯狗战术”,即以进攻为主,让敌方过不来半场。在长达近三个星期的线下备战中,邵一瀚与队员磨合度日渐提高。第一个星期,大家还在找手感,处于适应期。第二个星期以后,队员进入明显提高期,“击杀数可以去到七杀、九杀甚至两位数击杀,其实赛事上超过五杀就已经算是很好的成绩了。后期各人对自己角色定位和队形战术有了深入了解,配合度也越来越好。”邵一瀚开心总结。说到团队心态,邵一瀚认为是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就好。
梦想
偶像是马化腾
立志当游戏开发师
在机器人竞技与电竞游戏之余,活泼好动的邵一瀚也有着相当静的一面,他会专注地拆与重建,父母会笑称他是“拆家小能手”。从另一个层面解读,他也是动手能力家。
对于拆东西,邵一瀚是专业的。面对家里新鲜到来的S1机器人,邵一瀚可以聚精会神地组装整整三个钟头,拿着螺丝刀根据说明书指引,从基础部件开始搭建。废弃的马达也被收集回来家里,一个个拆开再重新拼装;而买回来的玩具金属手枪,也会被他一一拆卸。发现“手枪”坏了,他会仔细研究,最终发现是弹道堵塞,他会稍加清理就可以重新使用。
能拆卸会维修,邵一瀚自小的动手能力就非常强。“有一次上科学课,老师讲的是马达的内部结构,那节课我偷偷晃了神,虽然课程没有十足认真,但是功课还是全班同学里最好的一批,因为我早就在家里自己亲手实践过了。邵一瀚偷偷一乐,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出身于科技和艺术组合的家庭,邵一瀚的父亲是深圳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管,母亲则是位画家。家里人虽然常常琢磨不透邵一瀚的别样爱好究竟来自于何处,但不妨碍众人联想,这位小能手的“动手天赋”或许来自于父亲的严谨,而开朗乐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则可能遗传了母亲的艺术细胞。
很小的时候,当别的小朋友还沉迷在童话世界时,邵一瀚已经迷上了机械。《巴布工程师》是邵一瀚最喜欢的系列动画片,讲述的是一座美丽小镇上居住着一位叫做巴布工的建筑工程师,正直善良的他凭借出色的建筑本领为人们所称道。平日里,他最爱阅读的是揭秘科学此类的图书。
而在机械工程外,邵一瀚还有着更宏大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开发师。腾讯掌门人马化腾是邵一瀚的偶像,除了把通讯社交带入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中,马化腾所带领的腾讯团队开发的游戏诞生了现象级的经典。“我热爱游戏,它本身也是学习与生活中的一种放松。我希望自己将来设计的游戏能被更多人所接触与喜爱。”邵一瀚双眼放光。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 陈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