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电器维修配件店让农村电商大有可为
“以前贫困户自家的农产品除了自给自足,很难再去创造多余的利润,如今可以搭上电商‘快车’也不愁卖不出去了。”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安徽省宿松县高岭乡致力于让农村电商“大有可为”,积极探索“电商+消费”扶贫新模式,让扶贫农特产品走上新路子,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包装再细点,单号核对好,不能出错。”在高岭乡汪冲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站,负责人胡劲松正在打包商品,在从事农村电商之前,胡劲松一直在外做裁缝,为更好地兼顾家庭,2016年,胡劲松把目标瞄准了农村电商这个领域,当年9月,他的天猫优品合作店正式开张。依托高岭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胡劲松利用网络渠道销售当地的水产干货、土鸡、黄豆等特色农产品,同时在网上销售家用电器。经过四年的发展,胡劲松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年销售额达100余万元,受惠农户200多户。特别是今年3月,汪冲村贫困户汪海丰养殖的5000只土鸡因疫情原因滞销,胡劲松通过线上合作平台,帮助王海丰一同销售,经过1个月的时间,滞销的土鸡变了现,实实在在地为农户解决了燃眉之急。
电商,对胡劲松来说,是出路,对高岭更是。
高岭乡拥有可养水面1026.7公顷,其中泊湖可开发水面933.3公顷,淡水养殖条件极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宿松县优质棉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但受制于物流、通信等原因,长期以来大部分农特产品处于乡村集市提篮小卖、小商小贩收购贩运的低层次阶段,形不成品牌也卖不上好价钱。当地群众守着富庶的物产却只能转化为低收入。为充分弥补高岭特产品种类多、规模小、产业链短的劣势,2016年,高岭乡全力推进农村电商,着力破解思想观念保守、基础设施滞后、物流成本较高、电商人才匮乏等制约电商发展的难题。
强化宣传,积极营造发展电商的良好环境,使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巩固提升工作做到人人知晓,同时挖掘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迹,予以宣传推广。不懂操作就开展培训,高岭乡有计划地对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和站点负责人进行电商培训,不断加强电商服务站点代购代销,增加村站金融服务、农产品代收购等增值服务功能。
正是不断探索、学习的观念,让胡劲松和高岭迎来了另一番景象。
在疫情之下,农村电商让“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农特产品到达千家万户,为高岭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源源动力,有效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谈及目前农村电商的运营时,社坛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的贺斌说:“疫情期间,网络渠道的畅通保证了我们的正常销售,下一步我还准备打造一个专业的直播间,根据时令季节,全年展示和销售我们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让我们高岭的农产品走得更远、名气更响!”
(通讯员 董丽莎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