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虎舌兰属

寿县养犬新规养狗寿县张晓云和她的流浪动物

发表于:2024-11-14 17:18:15 来源:翔达资讯

张晓云和她的流浪动物救助站

杨静 郑云 代风云

张晓云今年65岁,家住寿春苑,从县工商银行退休后,闲不下来的她开过餐馆,做过服装生意,目前在南小长街经营一家快捷宾馆。2002年,张晓云女儿从外面捡回一只灵性的白色小京巴,改变了从来不喜欢猫狗的张晓云,从此走上一条艰辛的救助路,17年来坚持救助喂养收留流浪猫狗,还影响了身边一大批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加入到救助的队伍中。

开始救助的时候,张晓云也就是给附近的流浪狗和猫送点饭菜,想着动物们不饿肚子就行。慢慢的,她发现这些流浪的动物们会生病,会遇到车祸,会遇到毒杀它们的人。同时,任由它们在外面乱跑乱拉屎,会给小城的交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也影响文明城市的形象,于是张晓云四处打听,陆续把一些健康的猫和狗找到了可靠的领养人。可是仍有部分生病和残疾的狗狗送不出去,而自家房子里已经收留8条狗和4只猫,无奈,张晓云就用自己的退休金在附近租了一套一楼带院子的房子,收留那些暂时送不出去的“毛孩子们”,最多时候容纳了大大小小18只狗和12只猫。

张晓云一边收留喂养猫和狗,一边寻找领养人,近几年收养又被领养的猫狗不计其数,每年都不下七八十条,连她自己都无法记清了。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给猫狗找到靠谱的领养人,很多人不理解张晓云这样做到底图什么,退休工资和做生意赚的钱全部投入到救助流浪狗猫中不算,自己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出门一套棉睡衣,一辆破自行车带着水和狗粮,从菜市场捡人家不要的碎肉,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张晓云日常,很多熟人诧异这还是一直注意形象,干脆果断的“女强人”张晓云吗?她真的忙得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每天凌晨一点才能到家,每天的睡眠就是5、6个小时!日复一日的操劳,一直没时间治疗的病体,早已让张晓云身心俱疲,可是想到这么多“毛孩子”的期待,只能挣扎着继续开始一天的救助。每天上午要早早起床打扫宾馆卫生,近中午才匆匆忙忙赶到菜市场买些鸡肝鸡架子,捡人家不要的肉皮下水回来洗干净备用,下午要带着生病的动物们治疗或者洗澡,然后才能着手准备人与动物们的晚餐。小城各个区域的流浪猫狗张晓云都了如指掌,按数量在家煮好两大水桶肉汤鸡肝拌饭,等到把家里店里收留的十几个流浪猫狗先喂好,已经是晚上8点多,普通人家已经开始休息,而张晓云匆匆扒口饭后推着那辆破自行车才开始出门,要到全城十几处地方给那些没办法收养的猫狗去投食。破自行车后面捆着两大桶鸡肝肉汤饭,车篮里装着几瓶水,车把上挂着一大包卤熟的肉皮心肺碎肉和5斤左右的狗粮,负重的自行车摇摇晃晃,以至于张晓云曾经几次骑车摔倒在街巷里,深夜的街头空无一人,张晓云顾不得皮破血流,忍着疼痛爬起来捡起汤饭,继续到下一个投放点,那些早饥渴难耐的流浪猫狗们听到熟悉的自行车声蜂拥而来,张晓云一边数着动物的数量有没有增减,一遍耐心的等着它们吃完,再续上满满的水和饭这才放心到下一个投放点。因为用心关注流浪动物,张晓云经常捡到流浪的小奶猫小奶狗,或者爱心人士捡到送来的猫狗,这样小的猫狗放任在外肯定死路一条,张晓云就把它们带回家,洗澡驱虫喂食,然后在群里发布信息找可靠的领养人。

救助的狗狗猫猫,常年流浪缺吃少喝的基本都是营养不良,大部分还生病。救助这么多动物吃饭都是一个问题,治病更是一笔不菲开支,不堪负重之下,张晓云凭着多年的救助经历,一些小毛病摸索着自己就可以买药治疗好,还总结出一些常见病治疗经验,热心的推荐给群友们。遇到大病残疾的动物,张晓云必倾尽所有给它治疗,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去死。有次一只小土狗被车压的肚子里的肠子都流出来了,路人看了避之不及,她知道了马上跑去把小狗送到医院治疗,那次手术费用花了几千块钱,硬是借钱把小狗救活了。还有一个小奶狗被人抛弃时候眼睛都没睁开,张晓云把它从垃圾里扒拉出来带回去,谁知道养大了却发现是个残疾狗,眼睛瞎了一个,腿也不能站起来,大小便失禁,经常拉的满地满窝都是。有人劝她安乐死吧,但是张晓云说她心不忍下不了手,就这样她每天十来次的擦洗喂饭,后来有人给它捐了个助行器也能满地跑了,这么重残的小狗居然活了七年!

一个人的救助力量有限,张晓云的执着救助,感召了小城一些有爱心的人,她们全力支援配合着张晓云的救助行动,慢慢形成了日渐庞大的群体。这些志同道合的人来自社会各界,有公务员、老师、医生、书法家、个体工商者等,大家群策群力帮助更多的流浪动物。2014年在张晓云的牵头下,大家自费成立了寿县流浪动物救助站,有了自己的公众号和微信群,大家都尊称张晓云为张会长。救助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在群里说一下,群友们一起帮忙,有次张会长发现下水道里有个小猫在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办法救出来,小猫在下水道里喵喵叫了几天,张晓云每天都去投食几次,眼睁睁看着心急如焚,就在群里问大家有没有好办法,群里一个志愿者当即找来一个电钻,钻开了下水道旁边的地面,终于把小猫救出来了。还有次一个小狗掉在水渠里,水渠是九十度绝壁,小狗上不来,人也下不去,张晓云就在群里问大家有没有好办法,有个群友家里卖渔具,当时就拿来一个长长的网兜,小狗很快救得救了

随着收留的动物越来越多,有个简单的动物容身之处迫在眉睫,通过多方寻觅,2016年,张晓云在城墙边上找到一处废弃的厂房,这里远离民房,不会打扰到居民的休息。于是,张晓云托亲求友找到这处厂房的主人,争取到厂房的免费使用权,流浪动物救助站终于有了自己的临时基地。一位志愿者更是常年主动住在基地里,每天给“毛孩子们”煮饭、打扫卫生,无怨无悔的照顾基地那些生病和残疾的“毛孩子们”。志愿者们经常开展捐款捐狗粮捐衣被活动,用于基地的运营和外界流浪动物的救助。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大家也经常约着到基地打扫室内外卫生,共同探讨站内的建设。正是在张晓云和各位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年的时间,救助站的功能日渐完善,也有了一定的知晓度,得到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组织的支持,2018年夏天淮南市流浪动物救助组织与田家庵区派特宠物店送来大量的疫苗和药物,县城两家宠物医院还答应每年免费给几个流浪动物做绝育,大部分宠物医院都表示救治流浪动物只收成本费。

爱护动物,首先要爱古城,做到文明养犬,保护古城形象。2018年《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出台,一方面是树立文明县城形象,规范文明养狗行为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是多年来居民散养狗的习惯短时期内难以改变,任由猫狗繁殖、弃养的恶行经常发生,加之小区一些类似狗厕所的设施没有完备,以致大街小巷仍有自由来去的狗狗,市容大队出动大量宣传巡逻车加班加点在街巷和城墙上巡查,一时也难以奏效。城管们只能强制性捕捉散养狗,临时关在办公楼前的铁笼子里,由于人手和经费紧张,如何安置这些捕捉来的狗狗成为难题。志愿者多方打听,找到了这些无人认领的狗狗,当时正直寒冬,这些狗狗在笼子里瑟瑟发抖,一点吃食已结冰,还有部分年老体弱狗狗已经生病,看的人心痛不已,通过多次和城管执法人员沟通,终于争取到狗狗们的收留权,甚至答应以后捕捉的狗狗都交给救助站,由志愿者义务照顾,寻找狗主人进行批评教育,对一段时间无人认领的狗狗想方设法找到领养,有效解决了捕捉狗的后续系列问题。

地球上不只有人类,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为了我们的地球,我们要保护自然、爱护动物。张晓云呼吁,喂养动物的市民们,请记得出门带牵引绳、随手清理宠物大小便、不遗弃不虐待;没有饲养动物的人们可以不爱,但一定不要伤害,坚决抵制偷狗毒狗行为,共同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文明古城。

来源:寿县文艺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工业杂志-在线征稿【官】

当代化工研究

校园英语杂志

中华建设

现代盐化工官网

种子科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