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小养狗是狗粮吗现代人才喜欢养宠物早在
如果提起当代人的生活,除了吃喝玩乐,恐怕多数人都会选择养一只宠物,或者是两只。
也许宠物会时不时给我们带来一点儿“惊喜”,让我们怒火冲天,可是每次看到它们安静呆萌的样子,又会不知不觉心软下来。
说实话,宠物就像是孩子,虽然有时候会惹我们生气,但感情却也会越来越浓。
不过养宠物似乎是在近些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但如果你真的认为养宠物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那可就错了,早在古代,“宠物”就开始流行了。
一、古人的“宠物”史虽然关于古人养宠物的记载,正史中提及不多,不过我们还是能从很多的文献和画作中找到许多痕迹,对于萌物,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可都是没有抵抗力的,只是古代的时候,养宠物更多的是达官贵人们才有的资格,而普通人家养狗更多是为了看见护院,或者是出门打猎,养猫也更多的是为了捕鼠护粮。
与现在不同,养宠物可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古人更早的“养宠史”已经无从考究了,不过我们在盛唐时期的一些诗句和画作中,能够找到不少的痕迹,而到了宋朝,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生活高度提升了,养宠物这种乐趣自然也就变得更加普遍了。
二、在宋朝,养宠物已经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1、唐朝贵妇人的宠物——拂菻狗
很多人应该对《簪花仕女图》都有印象,在这幅画中,便画了两只体型较小的犬,古代养猫狗出于功利性居多,尤其是狗狗,多以大型犬为主,这两只体犬体型很小,明显不足以承担起看家或者是打猎的“重任”,因此,博人一乐就成了他们存在的意义,这也是较早的出现在文物中的宠物记录。
可不要小看了这两只狗,虽然体型小,来头可不小,这种小型的观赏犬叫做“拂菻狗”,又叫做“猧儿”,是一种非常名贵的狗狗,单是价格只昂贵,就不是一般的家庭能买的起的,只有宫廷贵妇才有这种资本。
“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旧唐书》
当然,这个时候宠物还只是极少一部分人的专属,毕竟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可没有人愿意多花一大笔钱来养一只中看不中用的动物。
但这种情况到了宋朝的时候,就有所改变了。
2、经济文明高度发展的宋朝,开始普及宠物
到了宋朝,经济开始高度发展,最早的纸币就出现在这里。
生活上开始富裕起来,人们的生活也就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各种娱乐活动也开始普及,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属,平民也可以享受了。
这其中有一点变化,就是宠物市场的变化。
早期的宠物并没有专属的宠物市场,但到了宋朝的时候,夜市开始普及,宠物也变得多样起来,相对应的,城市中和夜市的宠物市场也就开始慢慢出现。
宋朝的宠物市场中,宠物的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
“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单单是养宠物可不够,要知道,现在养一只宠物,还需要给宠物买口粮,最常见的就是猫粮狗粮,甚至还有人要专门给宠物做营养餐,注意宠物的饮食健康搭配。
在宋朝的时候,对待宠物可同样不能含糊,那时候的宠物市场中就已经出现了专业的宠物口粮,养什么宠物,要吃什么,可都是有记载的。
“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草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养鱼,则供虮虾儿。”
养马,就有人专门给马供草料,养狗,有狗吃的饧糠,如果是养猫,那还得吃肉食,吃鱼,泥鳅,要是养宠物鱼,那就给鱼吃虮虾。
虽然那时候宠物口料不像现在品种多样,但也足够精致了。
时至今日,关于宠物的行业已经衍生出了很多,除了宠物店,出售宠物口粮和宠物,还有宠物医院,以及专业的宠物美容行业。
不过宠物美容也不是在近代才出现的,早在宋朝,给宠物美容也就是一种风尚了。
在《武林旧事》一书中,对宋代宠物行业有着更为细致的描述。里面甚至详细的罗列出了杭州城里的宠物服务和各种小商品,而其中有一条“改猫犬”,很有可能就是指改变猫狗的外貌,而宠物做“美容”了。
关于这一点,《癸辛杂识》中也有着确切的记载:今回回妇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
这里的“染手”是指当时的女孩子们用凤仙花捣碎,加明矾制成的染色液,用来染指甲。而这里明确指出妇人会用这种汁液涂在手上和猫狗嬉戏,这应该也是较早对猫狗进行染色的记录了。
3、宋人对宠物狗的喜爱,可不输今人
前几天微博有一条热搜,说一对夫妻在小区里养了六十多只猫,最后干脆夫妻俩搬了出来,把房子让给了猫,惹得邻居苦不堪言。
六十多只猫,想想都觉得可怕,不过比这二位还厉害的,有记载的宋人中就有一位。
《宋史·孝义传》记载,“江州德安陈昉”之家,“有犬百余,共食一槽,一犬不至,群犬不食”。
一百多条狗,在一个槽里吃饭,有一条没到,其他狗狗都不吃,这一看就是训练有素,而且“有犬百余”,如果仅仅是为了看家护院,根本用不到这么多狗狗,更多的还是为了驯养玩耍。
除了这里的记载,关于对宠物的喜爱,史料中并无太多相关的记载,不过在诗词和画作中倒是能够发现不少,比如范成大的《春日三首其一》中就曾描述过这种的场景:药栏花暖小猧眠,雪白晴云水碧天。
这里的“小猧”不知是不是和拂菻狗是一个品种,亦或是对宠物的一种爱称,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从诗句中表现的感情来看,这里的小猧应该是承担起了宠物狗的职责了。
4、除了狗狗,宠物猫也是宋人的一大喜好
在当下,猫狗是最常见的宠物,在宋代当然也不例外,除了宠物狗,宋人另一大喜好就是猫了。
由于猫的体型偏小,且更容易养,因此猫作为宠物出现在宋人的生活中也是一件较为普遍的事情。
《梦粱录》记载:“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
猫在日常中用来捉老鼠,但也有不能捕鼠的毛,这一类就成了宠物猫了,而猫奴们对猫的喜爱程度,也不下于今人。《西湖游览志》里就记载了了这么一个故事,秦桧的孙女六七岁,养了一只非常昂贵的“狮猫”,有天这只猫丢了,秦桧要求临安府协助寻找,抓了上百人,上百只猫,可没有一只是自己孙女的那只“狮猫”。
且不论这里描述的秦桧有多么嚣张跋扈,单单是昂贵的狮猫,一个临安城也能找出数百只,足可见宋人对宠物猫的喜爱了。
当然,除了这种昂贵的“狮猫”,在宠物猫中,宋人还偏爱另一种昂贵的“乾红猫”。这种猫很贵,但宋人偏又喜爱,以致当时很多宠物商贩会把普通的猫染色,冒充乾红猫进行售卖来欺诈。
当然,除了昂贵的猫的品种,宠物猫在宋朝逐渐普及的同时,一些猫的品种多了起来,也就渐渐的变成了普通富人家也能养得起的宠物。
在《夷坚志》中,有这么一句话:“想只是虎斑,旧时罕有,如今亦不足贵。”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信息,在以前的时候,虎斑猫是很罕见的,但现在已经没多么珍贵了,这也就看得出来,因为宠物的普及,许多的宠物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而这种虎斑猫,宋人称之为“花狸”。
当然,不仅仅是富贵人家,在宋朝,即使是寻常的庶族也有以养猫为乐的,比如诗人陆游,晚年的时候他以猫为伴,甚至还给每一只猫起了一个名字,写诗赠给猫。
当然,除了去宠物市场来买,如果朋友家的猫生了,想要去抱一只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要准备一份“聘”礼,比如一尾鱼或者是一袋盐之类的,有了聘礼,这才能把猫“聘”回来。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黄庭坚《乞猫》
总结:在宋朝,养宠物已经发展成了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尽管如此,这种普遍也是针对于富人家而言,寻常的庶族即使是养了猫狗,依然多以实用为主,由此可见,养宠物,在古代依旧是富家子弟的专属。
不过尽管如此,宋人的“宠物史”还是让我们惊艳了一把,专属的宠物口粮,甚至有着品种划分的宠物猫狗,还有专门售卖宠物及宠物口粮的商贩以及给猫狗染色的商人,除了成本较高,看起来也与现在人养宠物差不多了。
参考资料:
《东京梦华录》
《西湖游览志》
《夷坚志》
《宋史·孝义传》
《癸辛杂识》
《旧唐书》
《武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