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虎舌兰属

寿张路二甲里养狗的多吗随心所欲做事率性而

发表于:2024-11-14 17:54:15 来源:翔达资讯

历史小八卦,让沉默的故事再发声,让野史也有春天。#历史开讲#​

做人嘛,开心最重要。所以有时候,前人可以不拘小节,但求乐事就好,这是所谓《随心集》。

随心集

【一】

张商英智商爆表,官到宰相,但脑子转的飞快而手里字跟不上节奏,所以常恨写字时不能把所想的东西记录下来。时间长了,就习惯性地多写草书,想省时间。但他的草书写得又很烂,同事朋友常常笑话他,他却怡然自得。

有一天,他忽然思得一首诗,立即挥毫泼墨,写得那叫一个满纸龙蛇。

写完了,他叫侄子抄录到纸上。可怜侄子认字不多,抄到难识之处,茫然而止,回头问叔叔:“这几个是啥字?”

张商英看了许久,自己也辨认不出,转头就骂侄子说:“臭崽子为何不早问,害得我也忘了。”

贵人多忘事,懒人屁事多,张商英深得其中的含义,一百分!

多读书

【二】

苏轼与和尚佛印是至交,俩人平地里互相虐戏,习以为常。

有一次,苏轼想戏弄佛印,就一本正经的假装和他讨文学话题,说:“我曾读古人的诗,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发现,比如这句:

时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还有一首,这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你想想,为什么在别人写诗对偶时,总是以鸟对僧,颇有深意!”

佛印答道:“难怪老僧我现在经常要面对学士您,原来你就是那个鸟人。”

真好像猪和驴在一个圈里,主人杀了驴,问你为啥不杀猪。你想不出来时,猪也在纳闷。

鸟人姓苏

【三】

杨万里晚年罢官回家,在家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与乡人也非常友善,毫无官架子。

左丞相周必大有事想要请教他,正好有个相士要去杨的家乡,周就写了封信,拜托相士寄过去。相士到访时,杨万里正粗衣旧裳,靠在门口晒太阳、抓虱子。

相士不认识他,以为他是杨家的门人,就趾高气昂地对他说:“我带着周丞相的书信,来见杨学士,请你禀报一声。”

杨万里问:“您是干什么的?”

相士回答说:“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擅长看相,名誉京师,乃当朝周丞相所托之人。”

杨一看这个人气焰太嚣张,就故意问他:“那就麻烦你给我看一看,看老丈我的运势如何?”

相士生气了:“你这个糟老头坏得很,一看就没福气!大概还能在主人家里求两年饭吃,然后就死了,有啥好看的?”

杨万里也不说话,起身接过书信,进门批改了,然后换了当年宰相时的官衣,重新出来见客。

相士一看,落荒而去,连回信都不敢拿,还是杨叫仆人追出门送去的。

狗眼看人低,相士应该当天给自己看个相,是不是会碰到硬茬子。

大佬看人,面相不佳

【四】

家在寿张的张公艺一家,经历了北齐、隋、唐各个朝代,都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九世同居,称胜一时。

史称张公艺自幼“有成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设条教以戒子侄”,所以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分毫不乱;甚至养狗百只,也像是受了礼教一样,喂食时,一狗没有到齐,其它的狗也缺一不食。

这个记录LBB觉得有点过了,毕竟咱讲的是野史,夸张点可以,但搞得人不如狗,也纯属噱头吧。

北齐时,东安王就奉旨到张家慰问过,隋朝邵阳公也曾亲自到张家慰抚,重表其门。唐高宗泰山封禅时,路过寿张,地方官司就把张家九世同堂的事,上报给了皇上,表明其地风俗礼仪过人。

高宗一听,就专门绕道张家,把白发苍苍的张公艺叫来,请教到:“老人家,如何做到九世同堂上百年的?”

张公艺就说,这事一时讲不清楚,我写给皇上看吧。于是拿起笔,足足写满了一百个“忍“字,余无他言,做为回执。

高宗看后,回头看了看老婆武则天,叹了又叹,下旨旌表其门。

后来张公艺活了九十九岁。应该除了百忍,也有饭后走一百步吧!

百忍成金

后续会推出若干读史轶事集,感兴趣的关注起来,听LBB讲故事。

图自网络,侵删!感谢三连!

体育世界杂志

福建茶叶杂志社

低碳世界杂志-在线征稿【官】

农业技术与装备编辑部

当代化工研究

河北农机杂志

花卉杂志-在线征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