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两会焦点

丽景豪庭里养狗的多吗小区绿化带岂能圈地种

发表于:2024-11-14 17:55:07 来源:翔达资讯

小区绿化带岂能圈地种蔬菜

《涟水日报》记者 杨海燕 樊 荣

在圣特小区,绿化带被住户用木棍和竹竿围成了菜园

在老涟中教师宿舍区,绿化带里被种满了油菜

湖滨花苑小区,绿化带里的小菜园和鸡圈已被清理。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树木愈加葱茏起来,伴着各种花儿竞相绽放,城区随处可见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近日,记者走访城区内多所小区,感受明媚春光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另类风景”——一些小区的绿化带被个别市民种上了蔬菜,显得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

油菜花开在石楠树边,葱蒜见缝插针地“挤在绿化带边上,一块已经被疏松好的公共地块似乎正等着下蔬菜种……记者在老涟中教师宿舍区看到,绿化带里的花木已经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蔬菜。

“以前这边的绿化带种有石楠、冬青、黄杨等花木,四季常绿、花开烂漫,看着很养眼。大约两年前,被换栽上别的花木品种后,有的渐渐枯死了,一些居民就开始在空出的地方种植蔬菜。有的居民甚至还挖掉一些花木来开辟菜地。”在郑梁梅大道上开店的李先生说,他以前经常到这些绿化带边赏景,而现在,菜地挤占了绿化空间,也就失去了观赏性。

在丽景豪庭小区内,记者看到一处绿化带被人用细细的铁丝网圈成了一块独立的菜地,种有莴苣、青菜、葱等蔬菜。

“把公共绿化带当成了自己家的小菜园,这种损公肥私的行为应该得到制止。小区环境的美观不能因个别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影响。”小区居民嵇女士表示,绿化带不应该成为私人场所,从而影响小区环境、市容市貌。

记者在圣特小区住宅楼前看到,临近路边的一排排冬青树下,原本应该种满花草的花坛里,却被种上了葱、青菜、芫荽等蔬菜。在小区里面的绿化带中,一些蔬菜紧紧“依偎”在一排排的石楠树边上,很不美观。

“凡是绿化带有空出的地方,都被小区住户种上了蔬菜,这样下去,恐怕绿化会越来越少,直到全被种上了蔬菜。”小区居民田先生不无担心地说,他表示绿化带毕竟不是私人菜地,市民应该自我约束,把美丽还给大家。

在走访多个小区后,记者发现绿化带被种上蔬菜的多是老旧小区,因没有物业管理,种植蔬菜现象很普遍,当然也有在老旧小区改造后变好的案例。

“经过改造之后,这两年好多了,鸡圈没有了,小菜园改回了绿化带,生活垃圾有了集中点,车也停得井然有序。虽然还比不上那些设施齐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但是跟以前小区比起来,好太多了。”在湖滨花苑小区住了十几年的方女士欣慰地跟记者说,居住环境变好了,方女士的心情也变好了许多。

据方女士介绍,小区在改造前,楼下垃圾随处可见,绿化带也被大家划分成了一个个私人小菜园,甚至还有老奶奶在楼下搭起了鸡圈。“这个小区一直没有物业管理,环境十分‘脏乱差’,要不是看在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很多住户早就搬家了。”

对此,记者联系了县住建局物管科科长周悦,向其咨询老旧小区改造有关工作。据周科长介绍,在2017年,县住建局与涟城街道对我县十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涟城街道负责改造小区的筛选、方案意见的征求及施工矛盾的协调,我们主要负责项目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包括影响居民生活的屋面、墙面渗漏,下水管道、落水管道破损不畅,道路破损,停车设施等近二十项内容。关于湖滨花苑,我们主要将居民私自改造的小菜园进行了清理,将景观树重新移植到绿化带。小区最北边原来都是臭水沟,也都填平并改成了停车位。这个小区没有物业,属地街道也一起配合工作,针对小区的垃圾清理提供最基本的物业服务。

美丽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个别市民为了一己之利,把绿化带改造成菜地的行为实在不可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增强文明意识,有关部门也应要加强监管,让小区绿化带始终成为一道怡人的风景,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

工业A期刊

科教导刊杂志

投资与合作期刊

花卉编辑部

智库时代官网

运输经理世界杂志

企业改革与管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