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收养猫咪皖晋两地警方接力失散40年亲
车辆驶向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堤村乡后涧北村的距离越来越近,刘从富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
坐在车里,他手里的土特产盒子愈抓逾紧。身边的民警觉察到他的紧张,用手轻触了下刘从富。他猛然惊醒,回以笑意。
踏上后涧村这片陌生的土地,迎着冲过来的一个面容酷似他的中年妇女,压抑在刘从富心中40多年的孤寂随着一声呐喊释放了出来:“姐,我回家了!”“二弟,你跟爸爸长得一样,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大姐马洪平的眼泪夺眶而出。
家住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的刘从富,在这个中年汉子迄今44年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半的时间被他用来寻亲。
9月7日下午,在安徽和山西两地警方的接力下,离家整整40年的刘从富终于找到了家人。
走了22年寻亲路根据刘从富幼年的残存记忆,以及大姐马洪平的讲述,40年前发生的一段往事被还原了出来。
1981年夏天,刘从富的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姐姐,准备回山东娘家探亲,途经河南济源转车的时候,刘从富不慎走失。
“那年我已经13岁了,因为宝宝(刘从富小名)走失,妈妈怨恨了自己一辈子。”马洪平说。
弟弟丢失后,妈妈就像疯了一样寻找,后来全家人为了找弟弟也走了很多地方,却始终没有音讯。
几年前,父母相继离世,嘴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希望刘从富能回家看看。
在刘从富残存的记忆里,自己幼时懵懵懂懂被人领走,后来就来到现如今界首市的养父母家。
从记事开始,虽然身边人避着自己,但刘从富总能听到关于自己身世的零星猜测,直到长大成人后,他确定了自己是被收养的,此后他便坚定了寻亲找家的念头。
成年后的刘从富打过工,参过军,并在部队入了党,退伍后被分配到界首酒厂负责销售工作。这个工作也为他四处寻亲提供了便利。
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跑销售业务的同时,刘从富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找到当地的公安部门寻求帮助。
这些年来,他为了寻亲先后跑遍全国十多个省市,仅血样比对便做了30多份。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记忆模糊,他总是一次次失望而归。
“每次接到公安部门否定的通知后,心情总是要难过好久,几个月都走不出来,”刘从富说。
在他残存的记忆中,老家比较偏僻,好像距离火车站不远,自己似乎有个“宝宝”的乳名,家中应该有两个姐姐,家中的院子里还有一棵大树。这些零碎的片段,构成刘从富对“家”的深深挂念。
2009年,公安部开展“宝贝回家”打拐行动,刘从富得知后第一时间报了名,这一年他32岁,也成为当时年龄最大的一个“宝贝”。
随着时间流逝,刘从富从当初寻亲的少年,渐渐成为一个中年大叔,期间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历任领导和刑警队负责人,始终没有放弃对刘从富家人的比对查找,只要查到有类似信息,便立即通知刘从富前往问询。
就在刘从富对寻亲渐渐绝望的时候,今年以来,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开展的“团圆行动”让事情发生了转机。
“一滴血”圆了梦在今年7月开展的一次DNA比对中,界首警方发现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一个马姓的家族与刘从富的基本一致。
“7月19日,我们接到安徽界首警方的电话,请求协助查找临汾籍刘从富的家人,我们马上就展开了核查工作。”洪洞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朱俊平告诉记者,通过大量走访,民警很快就找到了马赵虎(刘从富原名)的堂哥马兵,立即采集了马兵及其父亲的血样做信息比对,并通过马兵联系到刘从富的姐姐马洪平、马秀英采集血样。
8月5日,临汾警方依托数据,经反复核验,确认刘从富(原名马赵虎)与马洪平、马秀英为同胞关系。洪洞警方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界首警方。
得知这一消息后,虽相距千里之遥,两地民警都被一股暖流所包围。
少小离家老大回确定消息后,刘从富当即赶到界首市公安局,在三位民警的陪同下,于9月6日下午5时许出发赶赴山西省洪洞县。
7日凌晨1时许,他们到达洪洞县,并与临汾警方办案人员汇合。
9月7日下午,在两地民警的陪同下,刘从富时隔40年之后,再度回到自己幼时的家。
因为年代久远,当年的房屋早已无人居住,甚至整个县城都没有了刘从富的直系亲属。但马氏家族的亲友们,仍努力将房间还原成“宝宝”当初离家时的样子,数条醒目的红色横幅挂于门前,为这场认亲仪式增添了几份喜气。
当地的村民,媒体及志愿者也闻讯赶来,还为马氏姐弟送来了订制的“欢迎回家”蛋糕。
望着久别的亲人,抚摸着记忆时的房屋,听姐姐诉说着早已离世的父母,刘从富悲喜交加,忍不住痛哭失声。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这些年关心我的人,感谢界首和临汾的公安民警们,不是你们的奔波尽职,或许我永远不会有找到家人这一天。”刘从富姐弟向在场人员再三鞠躬,表示感激之情。
“将来,我会带孩子们经常回老家走走看看,跟他们讲述这些年,那些好心人为我们一家团圆奔波的故事。”平静下来的刘从富说道。(海世梅 庞卫坤 孟军 任刚 范建刚 张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