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虎舌兰属

东镇养花马连礼鼎力支持临朐文化事业

发表于:2025-02-18 15:21:54 来源:翔达资讯

前排左二为原副省长马连礼

马连礼鼎力支持临朐文化事业

作者 | 程士贵

时光荏苒,原山东省副省长马连礼同志离开我们数年了,但他全力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举止,却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

一、赋诗《东镇沂山》

1991年,县政协文史委编辑《东镇沂山》一书,其中诗文选注部分,不但要整理古诗词,还要广泛征社会各界人士之诗文。闻马连礼同志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且很有文采,便试着给他发了征稿函。一个月后,马连礼同志便寄过来词作《长相思·沂山赞》:

弥水流,沂水流,流到东海寻源头。东泰山低头。思悠悠,想悠悠,探海石千秋。电视转播楼。

南山坡,北山坡,三条大河逐大波。双崮擎天河。春风多,雨愿和,浇花雨来蜂蝶躲。王母坐莲荷。

红滿枝,绿滿枝,沂山故事传如溪,讲来分外奇。山腰溪,山脚溪,云压山顶夕阳低。满山树影移。

单崮峰,双崮峰,夏日景光烟雾中。天青湾水清。湾水清,河水清,刺槐花海香如冰。莺歌最动听。

山飞鸿,天飞鸿,古寺河旁宿树丛。上天乘长风。男也耕,女也耕,喜看古寺盘古松。仙境谁建成?

虎一声,猿一声,百花散香荆棘中。玉皇顶鸣钟。山顶钟,古寺钟,今日汽车爬山顶。雪后松更青。

诗一山,歌一山,百丈瀑布六月寒。吕祖洞修仙。情满川,意满川,沂山晚翠接云端。甘露洒人间。

马连礼同志的诗文,充分展示了其爱乡之情,又为《东镇沂山》添彩。

二、作序于《昌国艅艎》

1995年,时任县人大副主任傅绍业同志约我主持整理明代进士傅国编写的《昌国艅艎》。

该书十二卷,在建置沿革、风物山水、职官、宦迹、人物、古迹、文学史传等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私修县志。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该书未能正式出版,只有手抄本流传下来。

在傅氏后人的大力支持下,聘请马维堂、焦鼎芳、张玉昆、傅佩怀、傅绍信等老师为之校点。

为了使该书锦上添花,我们便信函马连礼同志为之作序。接到信后,他不顾病体(曾患中风)劳累,亲自回县一趟,听取了我和傅主任的汇报,拿回手抄本,仔细阅读一月后,欣然命笔,为该书作序。该序长达四页,1900余字:方志乃一地之百科全书。傅氏一人编修,实属不易。今日出版,使蒙尘之珠得现光华;濒失之者,使之裨益后人,又属保全文献,并以古鉴今。傅国爱乡修志垂教后人。值此书出版之际,倍思海外同胞、籍外乡亲,若能共览此乘,怎不情切桑梓?故土丕兴,定会有今美于昨,明胜于今之思。融爱乡于国,戮力同心,继往开来,励精图治,造福家乡,兴我中华。

与此同时,时任县委书记王庆德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996年1月,该书由济南出版社顺利出版发行,从而弘扬了临朐历史文化,丰富了临朐方志。

三、作序并赞歌于《老龙湾》

为了促进临朐县旅游业的发展,1997年,时任县人大主任潘心德同志,组织县委宣传部与政协文史委的负责人,征集、编纂《老龙湾》一书。

经反复协商,该书共分地理风貌、历史变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明代著名散曲家冯惟敏、名人墨迹、名人轶事、诗文选辑、民间传说等九大章。邀请吉星田、冯益汉、高杰、曹立田、曹立会等人为编辑,摄影窦世昌。

为了编好此书,潘主任派时任宣传部副部长吕传富与我,前往济南请教马连礼同志。当我们说明来意后,他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并为该书作序,还赋诗《水调歌头·北国江南老龙湾》:

北魏水经注,详释老龙湾。北国江南嘉誉,水托海浮山。美丽神话传说,动人故事成串,静听梦魂牵。烟霭三冬暖,竹林六月寒。

水澄碧,翠竹语,草木酣。水势烟波浩渺,风光醉婵娟。嫦娥广寒惊问:海子何迁骈邑?更衣飞往瞻。临朐文化古,独秀看冶源。

《老龙湾》一书于1997年由济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字数110千字,25000册,很快发行一空。

另外,赵家楼青年高辉同志创作小说时,请教于马连礼同志。他耐心地阅读了数十万字的全篇,不但提出修改建议,还为之作序。充分体现了他对青年一代的关心与厚爱;林绍志院长编辑《临朐县方言》一书时,请教于马连礼同志。他已是80多岁高龄,且住院疗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阅读全书,为之作序;凡是临朐县有关文化方面的事情,只要找到他,有求必应,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念念不忘家乡文化事业……真可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泪始干。”

程士贵,冶源街道赵家楼村人。1952年出生,1969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书记,副指导员,指导员,干事,副教导员等职。1985年转业至临朐县政协工作,历任文史委副主任,主任等职。2012年退休。

美术文献邮箱

农家科技网站

中外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