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阳台养花新兴花卉观叶秋海棠
中国“郁金香”—石蒜
潘春屏
近几年,俗称“彼岸花”的石蒜火了,不过从趋势来看,这种“火”只能用方兴未艾来形容。石蒜,既是石蒜科石蒜属植物的总称,在老百姓口中,也是一种常见的、开红花的石蒜的专称。红花石蒜可以被理解为石蒜属植物的“课代表”,全属植物的长相和习性都与其类似。
石蒜属植物为东亚特有,是为数不多的夏秋开花的球根花卉,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少量分布于朝鲜、缅甸、尼泊尔等国。我国是石蒜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目前,已发表和记载的石蒜属植物有40多个种与变种、杂交种,其中,中国自然分布的有30个,占比约为80%。
换锦花变异株
我国17个省有石蒜属植物分布,除石蒜和忽地笑属于广布种外,其他种的原生分布都有较强的地域性。在过去品种交流少、景观应用更少的情况下,很多人印象中的石蒜只有红色,其实,石蒜花色十分丰富,可细分为朱红色系、玫红色系、粉色系、黄色系、橙色系、绿色系、白色系、紫色系、蓝色系、墨色系、复色系等11个色系。
‘超级粉丝’
由于石蒜属极易发生种间杂交,加上野外资源调查还不够充分等原因,相信随着资源调查、人工杂交、基因分析的不断深入,仍然会有新的种或变种发表。目前国内约有300多个符合品种特质的石蒜属材料,但已经命名并得到公认的石蒜品种数量还没有原种数量多。
‘九月激情’
在国内,石蒜有很多别名,如龙爪花、螃蟹花、金灯花、蟑螂花、老鸦蒜、一支箭、避蛇生、九层蒜、鬼蒜、溪蒜、朋红、三十六桶、平地一声雷等。在国外,石蒜被称为彼岸花、曼珠沙华、魔术花、惊喜百合、蜘蛛百合、飓风百合、裸百合等。
大约在四五十年前,石蒜曾被称为“中国郁金香”,这大概是国外同行对石蒜的一种形象比喻和赞美。毕竟能像郁金香这样开花整齐、纯粹、灿烂、多彩的花卉真的太少。
石蒜在我国的栽培与应用历史已有1600多年,但山野之花的石蒜在中国众多的观赏植物资源中一直不够突出,对其专门的研究和推广很少。30多年前,南京中山植物园王意成等多次宣传美丽的石蒜,但对它开发研究仍旧提不上日程。
石蒜大“火”的原因
近段时间石蒜的“火”了,各类视频平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很多影视作品与抖音、小红书的短视频为其走红推波助澜。人为炒作是这一轮“火”了重要原因之一,但其超长的花期、丰富的花色、超强的抗性等优良特性同样重要。石蒜的走红也是国内花海旅游、花境营造、庭院美化求新求异的结果。同时,石蒜文化具有话题性,当今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对石蒜文化的容忍、接受与颠覆,也为石蒜的走红跨越了认知障碍。
石蒜属植物花期在6月末至10月下旬。虽然单朵花期只有7~10天,同一品种群体开花时间约10~15天,但不同花期的石蒜种与品种搭配就能构成超长的群体花期。而且因雨水、气温等气候因素,同一品种石蒜在不同地区的花期早晚最长可相差一个多月。同地区、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因降雨与气温的差异,花期也能相差1~3周。不同地区花期相错,有利于石蒜景观的旅游开发,同地区花期的年度变化,也可以为石蒜观赏营造神秘气氛。
6~10月正值夏秋季节,石蒜属植物可以布置在林下,用来做花海、花境,或壮观、或秀雅,花期可覆盖七夕、中秋、国庆、重阳等多个重要节日。石蒜耐旱、耐涝、耐阴、耐贫瘠,是园林应用时极佳的低维护、免维护球根花卉材料。
有人担心石蒜能“火”多久。这种担心有其道理。石蒜种球不需要年年更新,一次种下可多年持续观赏。当种球数量逐年积累达到一定规模趋于饱和时, 其市场需求和销售量势必逐年下降。
不过,在综合石蒜野生资源总量、生产总量、需求总量、繁殖速度、成景年限与更新年限、观赏价值、生长特性等方面因素估算,资源总量大、繁殖速度较快的红花石蒜可能在4年左右达到市场饱和;资源总量较大、繁殖速度较慢的中国石蒜、忽地笑、海滨石蒜、换锦花、长筒石蒜等,可能在8年左右达到市场饱和;资源总量较小、繁殖速度较快的红蓝石蒜、玫瑰石蒜、春晓石蒜、稻草石蒜、湖北石蒜、秦岭石蒜等,可能在10年左右达到市场饱和;资源总量小、繁殖速度较慢的鹿葱、陕西石蒜、香石蒜、乳白石蒜、短蕊石蒜等可能在12年左右达到市场饱和;其它石蒜稀有品种、进口品种、自育优良新品种,大约在15~20年后才能进入大规模市场应用。可见,石蒜产业并不会迅速达峰衰退。
石蒜不仅自然分球繁殖速度慢,而且从扩繁子球到商品开花球的培养时间要2~3年,商品开花球定植后形成优良景观又需要2~3年,因此按现有技术水平,即便是组培与切球繁殖,也不能很快获得商品球,快速形成石蒜景观。石蒜在国内花卉业发展最快的30年中没有明显进展,繁殖太慢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种质资源亟待保护与开发
20世纪人们对于石蒜属植物野生资源有过以药用为主的过度采集,但对其多样性的破坏并不明显,21世纪初人们开山建设竹林、杉林、果林,石蒜的生境进一步恶化,尤其是除草剂的应用与竹林的逐年郁闭,给部分地区的石蒜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早在20年前就有人开始收集石蒜品种资源,特别是近三四年,跟进的人不断增多,以致国内较好的野生资源基本采挖殆尽。 当前的石蒜热更是造成了部分稀有石蒜在数月内被抢挖一空。石蒜属植物的种群退化、衰竭、濒危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及时保护石蒜属植物种质资源十分迫切。
‘超级星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以植物园与高校为主体的科研单位,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石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育种工作。南京中山植物园、杭州植物园、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等先后建立了石蒜专类园和种质资源保存圃。其中,杭州植物园与南京中山植物园分别建立了“石蒜属植物国家级花卉种质资源库”,保存石蒜种质资源300多份,培育了‘秀丽’‘绣球’‘桃红’‘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小卷’‘柠檬黄’‘粉蓝’等石蒜新品种,并有近20个新品种获得国际登录认证。在中国石蒜、长筒石蒜、海滨石蒜、换锦花、秀丽石蒜、稻草石蒜、秦岭石蒜、忽地笑等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几个种中,估计有200个以上的个体被保存、观察并扩繁。上海植物园、合肥植物园、湖南省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江苏盐城芳彩植物园、安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也开展了石蒜属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景观营造与品种选育、种球繁育、分类研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超级云彩’
由于石蒜育种周期长,市场应用前景又不甚明朗,国内石蒜育种研究一直比较冷清。但近10年,石蒜丰富的品种资源、园林应用价值越来越多地为大家所了解,石蒜的地位被逐步认可,国内一大批石蒜爱好者也开始了引种、选种和育种工作。江苏盐城潘春屏、四川南充胡松、浙江嘉兴李泽国、浙江象山高缪、安徽滁州张思宇等民间育种家,和湖北秭归向彪、浙江嘉善方腾等企业家收集了大量的品种资源并积极探索石蒜球根的规模化商品生产。他们在石蒜×忽地笑、重瓣石蒜、秀丽石蒜、长筒石蒜、玫瑰石蒜、红蓝石蒜、湖北石蒜、武陵石蒜、春晓石蒜等种类上有较多的特异资源,杂交育种工作也进行了多年。预计一批全新的石蒜新品种有望在5年内涌现。
推广应用刚刚兴起
石蒜最主要的用途是园林绿化,其次是鲜切花,再次是药用等工业用途及盆花等。
在景观应用上,目前国内仅在杭州、南京、上海等城市有较大规模应用与展览展示,湖南、重庆、安徽等省市的一些景区或市政公园也有应用,但像江苏东台市20年前就将石蒜用于城市绿化的则极为少见。
杂交授粉
石蒜切花与盆花市场还未真正形成。贵州、台湾、云南有少量的石蒜切花生产,但鲜切花市场上较多的却是产自南美的尼润石蒜。
总体上,石蒜属植物的推广应用才刚刚开始,绿化造景的红花类石蒜、中国石蒜、忽地笑、换锦花等,种球来源大多数是野外采挖。花卉市场与网络平台销售的石蒜种球很少有标准化产品。
种球生产
在石蒜商品种球生产上,国内尚无大型的生产基地与种球公司,浙江嘉兴、宁波,湖北宜昌、随州,安徽滁州,河南平顶山,江苏盐城、连云港等地都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生产中心。
发展问题与对策
在文化方面,石蒜“彼岸花”的名称和寓意让很多中老年人心存忌讳,而年轻人受日本彼岸花文化的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在应用上,石蒜的自然繁殖倍数低,商品种球繁育周期较长,短期内很难形成较大规模;石蒜最佳景观期是栽植后3~5年,如何快速成景与长期维持优美景观尚待研究;林下种植时,叶后花前与花后叶前的景观空窗期尚缺乏成熟的植物配置方案;石蒜盆花、切花消费习惯尚未养成,也没有花大、杆粗、花期长的专用品种,且难以做到简易稳定的花期调控。
为推动石蒜市场的有序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加强野生石蒜资源保护,禁止滥采滥挖;加大育种力度,完善品种命名、登记和新品种权申报工作,实现石蒜资源的园艺品种化;加快商品种球规模化生产、花期调控、景观设计等相关研究;不断开辟石蒜新用途,将石蒜产业与乡村振兴、山区经济、林下经济、文旅经济相结合;加大科普宣传和文化创新,提升大众对石蒜的认识。
为了加快石蒜产业发展,促进产学研联合,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成立了石蒜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教授夏宜平任主任委员,意在整合全国石蒜界各方力量,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力推动我国石蒜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