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承插三通

清河门养花五老风采弘扬五老精神培育时代新

发表于:2025-02-18 15:33:35 来源:翔达资讯

刘景瑞,男,中共党员,现年87岁。1994年区实验小学退休,退休后,他退休不退岗,始终战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第一线,先后担任区实验小学、变电所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

关工委工作17年来,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工委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工委领导讲话和文件精神,把千方百计教育好下一代视为己任,把勤勤恳恳为孩子们服务当成使命,努力弘扬五老精神,为培育时代新人,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爱党、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区实验小学,他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制定方案、辅导阅读、指导书写读书笔记、撰写征文、培训演讲,参加征文、演讲比赛,年年被评为“全国读书活动示范校”。

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他牵头组建“五老宣讲团”,收集资料,撰写讲稿,培训宣讲员,利用重大时间节点,为实验小学学生宣讲战斗故事、新中国发展史、疫情防控故事等。

在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他将编辑制作的40本《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资料》小册子和自费在网上购买的40本《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单行本,送给广大“五老”自学,把学习感悟,发表在街道、学校关工委工作群;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时,第一时间从网上收集到“意见”原文,翻印成册,连同编辑制作的《意见》速读各80本,送给五老学习;在党的二十大期间,开展“两个找到,两个送到”活动中,主动为“五老”和学生,编辑制作“红色家书”100余册,亲自送到学生家中、“五老”手中。

建党百年,他带领“五老宣讲团”成员,深入学校、社区、街道、机关及义县高台子中心小学、砬子山小学,宣讲党史、建党百年辉煌史、建党百年重大成就史。累计宣讲15场,3500余人受教育。在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日学党史一句话”“周学党史一个小故事”等多项活动。为区实验小学、高台子中心小学、砬子山小学捐赠红书300余册,助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中,他带领“五老宣讲团”成员,走进校园,来到社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红色辽宁六地精神”,为区实验小学宣讲6场,受教育达7200余人,为街道、社区宣讲7场,受教育200余人,在街道和学校关工委工作群,组织“五老”、学生及家长收看辽宁六地纪录片“热血河山”,反响强烈。

在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时,翻印《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图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各80本,分发给学校、社区组织学习,在网上发表微视频,为实验小学1200余名学生和家长宣讲。为社区和蜘蛛山小学学生家长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7场,受教育达320人,发放自制的“图解家庭教育促进法”320本。深入变电所社区的20个学生家庭,与家长一起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受好评。

他是在1963年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成长起来的人民教师,更是在学习雷锋实践活动中热洒余晖的关工人。在开展“老少携手学雷锋”活动中,他主持制定“实验小学学习雷锋常态化管理方案”,创建“学习雷锋小分队”,自费制作“学习雷锋小分队”队旗、胸卡;给十届队员累计220人购买日记本,辅导队员们续写学习雷锋日记,编辑制作7册学习雷锋日记汇编280本,组织队员学习;带领队员到地税花园清理垃圾,养花护花;常年帮助社区两位年老多病的老人劈柴、浇园子、收秋菜;年节出资购买鸡蛋、水果、粽子、月饼进行慰问。先后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28人,为45名学习困难的学生义务补课。帮教的两名青年教师已成为市级骨干。多次家访,帮助一名父母离异的孩子,重返校园。

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他自费编辑制作一组六幅携带方便的“永恒的雷锋精神”图片,深入学校、社区、消防队及高台子中心小学、蜘蛛山小学巡展。共展出25场,观看达2300余人,留言186条。学习雷锋日组织“五老”和学生,在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分发“雷锋这么说”小册子50本,组织“学雷锋小分队”队员,续写学习雷锋日记。

他组建了“五老志愿者服务队”,从2015年起,常年在地税花园清理垃圾、修剪树枝、养花护花,与队友自捡地板块,修建500米绕园甬路,把地税花园改造成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打造成“阜新市党员党性教育红色驿站”。

他积极组织音乐、美术、书法、思政等学科的退休教师,牵头组建“志愿者送课下乡小分队”。从2019年起,为偏僻的山村小学(义县高台子镇砬子山小学、阜蒙县蜘蛛山小学)送课9次。每次送课,他都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书法课用的宣纸、图画本、歌片),深受师生的欢迎和感谢。送课缓解了砬子山小学因缺少教师不能开艺术课之急,促进了蜘蛛山小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多年来,他坚持每天在“学习强国”中学习一个小时,同时购置了电脑、打印机、智能手机,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现在已熟练掌握电脑、打印机、手机的使用方法,先后编辑制作10大类59种1300本小册子和微视频,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100余篇。

他关心下一代,服务大局,积极参与清河门区社会治理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被聘为“清河门区创城监督员”,向有关部门提交不文明行为图片60余张,并监督检查;在校门口和十字路口执勤站岗累计156小时,组织学生文明入校,向学生和行人宣传交通知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入户调查、执勤站岗(44小时),先后为疫情防控捐款2400元、河南水灾捐款1000元,配合社区核酸检测5次20小时。他的“人心齐泰山移,共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城有感、“红绿灯下见文明,遵守交规安全行”记者访谈录,先后在“阜新日报”和“清河时讯”发表。

他的行动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认可,被省市区多家媒体报道,并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辽宁好人·身边好人”“省关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贡献奖”“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阜新好人·最美人物”“阜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清河门区“道德模范”“优秀党员”等称号。

稿件来源:区关工委

佛山陶瓷杂志社

中外企业家官网

产城期刊

广东安全生产技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