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天宁新房旧房装修常州朝阳四村适老住宅改造

发表于:2025-04-10 15:42:06 来源:翔达资讯

二十四节气健康步道

扬子晚报网9月3日讯(记者 马奔 文/摄) “八十年代的老房子以前局促脏乱,连个像样的卫生间都没有。现在的厨房新装了煤气灶、油烟机,卫生间也焕然一新,洗澡方便多了。关键这一切还全部免费,真是太满意了!”常州市天宁区朝阳四村133幢1楼的仲奶奶这样说。作为全省、全市首个适老项目,朝阳四村对老人的关怀可谓无处不在。记者今天从常州市房管局获悉,“朝阳四村”在申报2016-2017年度适老住区省级试点示范项目的实地调研和验收中,名列全省前茅,并被推荐为 “江苏省适老住区示范项目(三星级)”,还得到了2017年度省级适老住区建设引导资金的支持。

7户困难老人住房免费大改造

家住常州市天宁区朝阳四村北区133幢1楼的仲奶奶今年72岁,家庭比较困难,老伴是残疾人,家里的厨房间和卫生间都是二十几年前的老装修。随着年龄的增大,卫生间和厨房的陈旧设施都给老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但是微薄的养老金让老两口无力改善居住环境。

改造后的厨房间

朝阳四村物业管理由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托管,本着公平自愿的原则,经过层层筛选,结合实地考察,街道最终选取了7户独居、失能、困难老年人家庭,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他们的住宅免费进行必要的功能性改造,减少老年人跌倒、失火、触电、中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改造得很好,厨房新装了煤气灶、油烟机,卫生间也是改头换面,如厕时手一伸,扶着马桶旁的扶手就能轻松地站起来。还特意为我铺了防滑地砖,洗澡也方便多了。”仲奶奶这样告诉记者。

47个单元全部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走在朝阳四村里,方便老人的细节无处不在。作为八十年代的老小区,朝阳四村北区的部分硬件设施已经比较破旧,且无法达到适老化需求。这次全面的硬件设施改造全面提升了小区环境和居住的舒适程度,小区内21栋住宅楼,47个单元全部根据技术标准进行了无障碍设计改造。单元门上,考虑到老人们视力不佳,“甲、乙、丙单元”这样的字体都放大了,很多一楼的台阶都改成了坡道,每个楼梯间都增设内侧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楼梯。

加装的楼道扶手

由于老年人休闲方式及地点大多集中在小区内部,因此社区对小区的人行道进行了修整,实现了主干道人车分流,并设置总长为800米缤纷运动环道和2000米健身步道,步道还专门采用了夜光材料,方便老人们傍晚时分锻炼。通过改造,新增小区绿化面积800平方米,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补种桂花、茶花等适宜老年人的观赏类植物,空地上还放置了大理石的休闲桌椅,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小区内还放置了100多个“一米花坛”,可以由居民自愿认养的。今年八十九岁的独居老人黄奶奶就认养了三个“一米花坛”,她的家人告诉记者:“老人平时对花坛可宝贝了,定时浇水打理,今年高温死了几棵月季,可心疼了。”

健康服务站

260户老人安装了“一键通” 呼叫器

健康问题是老年人最关注的问题,茶山街道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了康美健康云服务,通过发放包含突发事件一键请求、迷路走失实时定位、用药提醒及时回诊等多方位功能的健康手表,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综合健康服务站。为防止老人在家中发生紧急的意外情况,朝阳四村所在的清凉东村社区还为该小区260户老人安装了“一键通” 呼叫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技术平台,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随时跟踪指导及康复护理,提供助餐、家政、助浴助急等养老服务,实现“互联网+医疗”的养老服务模式,真正实现“智慧医养”。在社区养老建设的过程中,社区发现老年人遗嘱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不在少数,独创为老年人提供“遗嘱见证”服务,目前成功见证9起,提供服务18次,接受咨询数十次。

居民认养的一米花坛

在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对既有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无疑为养老产业发展指明新方向,改造后的小区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今年下半年,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还将实施启动适老住区二期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方案正在修改中。编辑:乔金玲

冶金管理

化纤与纺织技术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