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屏幕

古代灯饰推荐客厅装修吗古代灯具样式多照亮

发表于:2025-04-23 09:32:54 来源:翔达资讯

古代之所以很多赞美月亮的诗词,就是因为那时没有电灯,晚上最亮的就是半空中的那轮明月。“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出自清代纪晓岚书斋的一副对联 。对联意思是书经常凌乱堆放的像山一样,晚上读书的时候灯光就像相思的红豆一样勾起人的思乡情怀。

古人没有电灯,内心却充满诗意光明

大概作为七十年代以前的孩子都还记得,特别上小学的时候,经常提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顺口溜,电灯依然是那时代大部分老百姓对最美好生活的主要期盼之一,毕竟点油灯的日子太不方便了。都盼望着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那样晚上就可以天天有电了,不至于经常点油灯或者蜡烛了。

虽然没有电灯,但是让学习更专注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盏电灯是1879年5月28日,上海公共租界内,丹麦籍电气工程师毕晓浦在虹口乍浦路上的一座仓库内,用一台10马力(7.46千瓦)的蒸汽机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点亮了一盏碳极弧光灯,亮灯的目的只是当地殖民者为了欢迎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前来上海游历。

油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应用,《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课本上还有著名的西汉长信宫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先秦时期:人们使用空心芦苇管,倒入蜡汁制作简单的蜡烛。烛台也开始出现。

现在很多50后60后如果看到马蹄灯应该还会感觉特别亲切,因为灯光中有他们青春之梦!

还有油灯下曾经给我们缝缝补补的老母亲,虽然油灯昏暗,但是那个场景又是多么的温情!

做为收藏爱好者,我也前不久收到一件钧窑瓷油灯,釉水肥厚,窑变自然,细碎的开片诉说着年代久远。有说是元代的,也有藏友说明代的。

民间谚语,都不是省油的灯!其实这种是古人的一种智慧,注入水可以降低燃烧的温度,这样就可以节省油料!

按材料来分,中国民间油灯种类大致可以分为陶瓷类、金属类、砖石类、泥质类、竹木类。总之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光明史。油灯朴实无华,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了光明与便利,也在简洁中体现着特有的美感和文化。这些油灯折射出工匠们对造物的本真理解与认识,其返璞归真的诸多特点带来引人深思的启示。

不知道您感受过油灯时代吗?您还能记得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欢迎留言畅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期刊

中外食品工业版面费

工业微生物电话

中华志愿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