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家潍坊高端装修设计效果占地超过100
齐鲁网潍坊10月14日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近年来,在棚改过程中,潍坊高新区做出庄严承诺:在社区配套建设乡贤馆、村史馆和文化中心,为群众留住乡愁、记下历史、传承根脉,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6月,潍坊高新区首座乡贤馆——新城街道凤凰社区乡贤馆建成。时隔1年多之后,10月14日,记者了解到,潍坊市首家街道“乡贤馆”的布展工作也已接近尾声。
据介绍,这一新建的街道“乡贤馆”取名为“念月馆”,位于浞景学校西北角靠近浞景支干路,是潍坊市第一家在街道范围内建成的高标准复古风格展馆。该展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集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高新文化“四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展馆的建筑突出北方风格,富有老清池特色,灰砖青瓦,水墨滴檐,古色古香。据高新区清池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念月馆”分为《天开日月篇》、《竹月清风篇》、《浞月传奇篇》、《皎月高悬篇》、《峥嵘岁月篇》、《众星拱月篇》、《披星戴月篇》、《日新月异篇》8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以“月”作为主题。
说起“念月馆”这一富有诗意的名字,也算是大有来头。古诗有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古人眼里,“月”即代表思念和怀古之情。同样,这个名字还与中秋节有一定关联。据介绍,在早些年,平常百姓家很少有人能买得起月饼,。潍北地区农村的老百姓每年中秋节都制作一种叫“月儿”的面食,买不起月饼的人家在中秋节就做“月儿”替代月饼,一是为了纪念嫦娥,二是为了体现团圆之意。在“念月馆”中,观众们通过欣赏这富有历史气息的一幕幕场景,忆苦思甜,缅怀历史,继往开来,奋勇向前,为建设新家园而继续努力拼搏。
据悉,目前,潍坊高新区乡贤馆村史馆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已建成8处社区乡贤馆村史馆,分别是新城街道6处(山后徐家、大河北、西鲍庄、李家朱茂、省庄、山后郑家),清池街道1处(丁家),新昌街道1处(马宿)。在4处街道乡贤馆中,新城街道乡贤馆已开工建设;清池街道乡贤馆布展接近尾声,即将开馆;新昌街道已完成选址,正在组织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新钢街道已完成主体建筑和装修设计方案调整,计划年底建成。此外,潍坊高新区社区乡贤馆村史馆在建21处,分别是新城街道14处(王家谭里、韩家谭里、于家涝洼、东河西、十甲等),清池街道2处(张营、李侯),新昌街道2处(冯家、庄家),新钢街道3处(银通、渭水、钢城)。
拆掉的是旧屋,留下是乡愁。潍坊高新区在棚改社区配套建设乡贤馆、村史馆、文化中心,为老百姓留住乡愁、记下历史、传承根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8年,潍坊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把乡贤馆、村史馆和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观摩点评,实施严格的考核,规划、建设、房管、质监等部门单位全程把关,确保把“两馆一中心”打造成老百姓内心满意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