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家装修色调怎么调好看有种迷之审美叫父
你家装修房子谁是主力?不少年轻夫妻因为空闲时间有限,所以就将装修房子的重任交到了父母手上。然而在父母装修后“交房”时却大吃一惊,确定我以后要住在这里?
有种“迷之审美”叫父母装修,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各种奇思妙想的“套子”
对于老人来说,室内干净卫生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恨不得将整个房子都包起来,达到一尘不染的效果。
手机遥控器、坐便、电视、饮水机……目之所及,全都是各种套子。有子女看完妈妈精心准备的马桶套后表示:原是我不配!
进门宛如歌舞厅,嗨起来
善于制造气氛的父母,专门给客厅装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当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年轻人难免有些迷离,这到底是在我家还是在歌舞厅呢?氛围都烘到这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花开富贵,鱼翔浅底,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不少老人在为子女做装修设计的时候,都融入了大自然的思考。比如花开富贵,莫名的感觉“高大上”了有没有?
再比如鱼翔浅底,妈妈,还能不能好好地如厕了?真会玩!
民宅秒变“公共空间”,是走错屋了吗?
看看这防盗门,气势恢宏,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了银行呢。双开门,大狮子,尊享高端客户体验。
还有这个,在女儿的床边放上办公桌是几个意思?还要上锁!这是为回家加班做准备的吗?在家都能当白领,父母真是迷之审美!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子女:宇宙魔性的存在,老人:费力不讨好对于老人帮忙装修的房子,子女认为“这是宇宙魔性的存在,难道全国的老人都是统一的吗?”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大家都很有共鸣,看到鱼儿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嘴边下意识地就会溜出“好运来”……
而父母对于子女的评价自然是很不满意的,我们出钱出力的,到头来费力不讨好,你家也是这样吗?
老人装修的房子,都有哪些共性?① 酷炫:父母的审美,大多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就是他们年轻的时候。那时候的潮流元素,如滚筒灯、喷水池等,深受爸妈喜爱,并延续到了儿女的房屋装修中。
② 实用:老人给各种家用电器所制作的“防尘罩”,其实还是挺实用的。老人辛苦一辈子,闲不下来,也算是发挥余热了。
③ 公共性:对于特别讲究秩序的老人来说,他们喜欢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会在下意识中将家里装修成公共场所,这给子女也带了一定的压力,“都不敢抽烟了”。
当老人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时,要如何更好地去沟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1800万的随迁老人,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而来的达到43%,成为老漂族。
老人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时,该如何更好地去交流呢?
第一,相互理解,两代人在生活习惯、行为处事、带娃、审美观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求同存异。多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相互指责。
第二,不做“啃老族”。说到这个词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花老人的钱,其实自己做甩手掌柜,全盘让父母负责的做法,也是啃老的一种。
就像是装修,儿女要提前和老人沟通,包括户型设计、色调等等,而不是等发现不合适了怨天尤人。老人帮忙是情分,别寒了老人的心。
第三,有智慧地孝顺老人。孝顺讲究孝敬,也讲究“顺从”。子女对于父母有意见,不要硬碰硬,可以找中间人来斡旋,或者等老人心情愉悦的时候再提意见,避免矛盾升级。
今日话题:你家装修时也遇到过这类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