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起名字晋朝那些事儿之头疼的古人名
头疼不已的古人名
我现在正在看《晋朝那些事儿》,正如和从前看任何关于历史的书一样,那些古人名依然让我头疼不已。你看看哈,司马懿,司马遹、司马乂、司马颙、司马胤的好不容易消化完,立马又出来一些不认识的,贾疋、段末柸、陈頵、慕容廆,这不是诚心给我出难题吗?说来很奇怪,那些人名用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前没见过,这个人的历史使命结束后再也见不到别人用,那些古怪的地名譬如洧水沔水荥阳啥的你晋朝这么叫,他秦朝也这么叫,好歹的认识也就算认识了,这本书上出现那本书上他也出现。可这些个人名,你用了他就不用了,貌似古人不怎么重名,不像咱现代人,叫勇都叫勇叫强都叫强,叫花都叫花叫芬都叫芬,重名的一大堆。问题是你不重名可把我坑苦了,没见过的字我得一个一个的去查字典,好不容易刚刚要熟悉呢这伙计却撒手人寰,那个刚刚认识的字也跟着凭空消失,从此再也用不着了,过几天也就把他忘了,再见面的时候还得去查字典,郁闷。
古人不怎么重名是我的错觉?仔细琢磨琢磨,人家古人还真是不怎么重名,那些生僻字咱且不说,刘备、曹操、孙权啥的都是常用字吧?后来人也几乎和他们没有重名的。或许是我孤陋寡闻知之甚少,但我确确实实形成了这么个印象。
这个印象如果属实那可就不赛了,只能说明咱现代人识的字不如古人识的字多,引申开来就是现代人读的书不如古人读的书多。其实这也正常,古人读书读的纯,无非就是经史子集,咱现代人读的书可就杂了,除了语文之外还有数理化史地生政治外语啥的,没有古人那么专心致志。不专心致志就认识不了那么多字,识不了那么多字也就起不来啥稀罕名字,不叫臭屎脏腚狗剩就不错了,叫勇叫强叫花叫芬的也有点俗,那就都叫浩天紫萱吧,这显得时髦一点。要不能怎么着呢?脑袋里就那几个常用字,你用我也用,不重名也就怪了。不过这也好,省得不认识了,呵呵……
只是,学的杂了好呢还是专心致志的好呢?是要千招会呢还是要一招精呢?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呢还是要表里如一呢?我知道我又想多了,纠结,比那些让人头疼不已的古人名还让人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