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电教设备

田伟起名自闭症儿子情绪好有工作能期待他找

发表于:2025-10-21 09:58:58 来源:翔达资讯

近日,在南京,媒体报道了一则妈妈为了自闭症儿子学习钢琴调律,母子双双成为调律师上岗的新闻,让人欣喜。

田伟的儿子笑笑两岁多被诊断为自闭症,突然的打击让她的体重一下从90多掉到70多斤。“我在网上查了,这个病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

此后,她带着笑笑在家里和机构做康复,全家上阵,经过近6年干预,笑笑在行为、认知、语言和情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步。

进入小学后,田伟辞职成了儿子的同桌,一陪9年直到初中毕业。其间,田伟发现笑笑有一些优点:乐感好、记忆力好、听力敏锐。通过了解,她觉得钢琴调律师这个职业很适合笑笑。于是带着儿子前往外地学习专业调律,母子俩仍旧同桌,并于一年后双双通过钢琴调律师资格考试。如今,俩人配合顺利上岗,提供钢琴调律、维修服务,几个月下来完成订单近40台。

小编在跟田伟交流中发现,这是一对非常欢乐的母子,笑笑尽管有自闭症,但从小就是在轻松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没受过什么压力,不懂焦虑为何物。而田伟乐于表达,开朗达观,从不为难自己和孩子。

“人生短暂,让他开开心心过几年吧,等我们老了,不在了,可能他就没有这么开心的日子了,不出意外我还可以陪他30年,他有这些年的快乐时光,一辈子也不亏了。”田伟说。

老师傅辞职去陪读田伟今年49岁,很健谈,说话语速也快,自己就能从问题一,谈到问题二、问题三,还能延伸出提纲里没有涉及的话题。“都是有了一个这样的孩子练出来的,我原本也是性格内向,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人呢。”田伟说。

田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品牌通讯公司从事维修,从开始的寻呼机、大哥大、智能手机一路修过来,因为动手能力强,爱钻研,还成了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2004年她结婚成家,第二年笑笑出生,取名朱晨啸,啸是“孝”和“笑”的谐音,就希望儿子孝顺并且生活开心。

两岁时,田伟发现儿子话很少,有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后来干脆不讲话了。最终,笑笑经过南京儿童医院和南京脑科医院的检查,确诊为典型自闭症。她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体重暴瘦,一家人都陷入绝望崩溃的情绪里。

当时笑笑和人无目光注视,无语言,对别人的指令多不予理睬,喜欢看广告和旋转物体,不满足就怪叫、撞头、在地上打滚,医生建议先送去机构干预。田伟也自学,后来笑笑半天在机构,半天在普通幼儿园融合,进步很大,语言由单字到单词,再到四五个字的短句,能表达简单需求了,敲桌子、打滚这些行为减少了。

一直在机构待到快8岁,田伟在新闻上看到广东有家长陪孩子入校读书的新闻,也想试试。

小时候的笑笑

“当时我收入比他爸爸略高一些,但我俩的工资除去生活费勉强只够每个月的干预费。当时我在手机维修行业干了近20年,熬成了老师傅,很多人说辞职太可惜。但爸爸陪读一是过不去心理关,而且他不擅长做饭,意味着我工作的同时还得分出时间做家务,与其这样不如保证一个人专心上班,另一个人专心陪孩子。”田伟说,“而且,修手机特别费眼睛,我年龄大了,迟早有一天要离开这个行业。”

就这样,田伟坐进教室成了笑笑的同桌。小学阶段,笑笑的学业还跟得上,能按时交作业,也会遵守课堂秩序,因为从小喜爱音乐又会弹钢琴,老师和同学们很喜欢他。

“初中学习任务太重,陪他写作业压力太大,我常常处于崩溃状态,扔过文具、撕过作业,甚至开玩笑对笑笑说过‘掐死你算了’这样的话。”田伟说。痛定思痛,为了放过彼此,也不影响升学率,她最终向学校承诺孩子不参加中考,只要能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就行。

上学时

母子配合上门调律田伟是个未雨绸缪的人,初中后,看到笑笑的学业前景不乐观,她开始考虑儿子未来能否从事一个技术职业。他不喜欢吃零食,对甜点不感兴趣,烘焙、园艺等职业并不适合他。

笑笑从6岁开始学钢琴,记忆力很好,能连续弹奏几个小时,听力也超乎常人,妈妈同时用钢琴弹5个音,他背对着立即就能报出是哪几个音,也因此很快通过了钢琴十级。

工作中的笑笑

通过各方面的比较和查询,田伟觉得“钢琴调律师”这个职业很适合笑笑。选好方向,初中一毕业,她就带着笑笑到外省一家专门的调律学校学习,并且花了两份学费,再次成了笑笑的同桌。

“我本身动手能力比较强,而且钢琴大,相比修手机更适合我的年龄。笑笑有音乐基础、听力出众,老师们总夸他调音调得干净而准确,十分有天赋,所以目前我俩配合很不错。”田伟说。

“一上门我就主动跟客户讲,这是一个自闭症孩子,交流能力不好,可能有蹦跳或者傻笑等奇怪的行为,希望多谅解。”田伟说,“一旦说出来,现在社会包容性很大,大家觉得既然是特殊孩子,更容易接受。如果瞒着不告诉别人,对方反而觉得奇怪。”

笑笑工作起来也很有动力。学调律时,他们租住的房子外有好几条火车轨道,笑笑非常喜欢火车,梦想着调律挣到钱也买一个能看到火车的房子。因此他做事认真,有时耳朵疲劳了,就坐下弹个小曲子自得其乐。

在小区练习过很多次之后,笑笑第一次骑车出门去工作,这个背影令人欣慰。

希望多拓展业务,能够维持生存作为一名典型自闭症,笑笑身上还是有一些明显的症状表现。

他能表达基本需求,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注意力特别集中;不感兴趣的,通常三言两句就会结束话题,甚至完全忽视对方的问题。此外,他说话完整性不是特别好,会丢句子成分或者重复。

笑笑对社交的需求并不是很高,他根本没有交朋友的主动意识,但平时独处也很开心。“因为我们基本上会满足他的需求,所以他情绪没问题。不能满足的,跟他解释通常也能理解,不像一些孩子钻牛角尖。他知道发火没用,有时反而会安慰我‘妈妈,你要冷静,你别生气’。”田伟说,笑笑很单纯,情绪都写在脸上,当心愿得到满足时,会绕着屋子跑圈,来回跳两下。

“也有烦人的时候,比如对不理解的问题反复问为什么,问得人非常烦躁,我都快被逼疯了,他还会来一句‘妈妈,疯了会怎么样? ’我说送到精神病院,他会跟一句‘送到精神病院会怎么样’……”田伟无奈地说。

她以自己的方式宠爱笑笑。笑笑有一些刻板行为,会在家里来回走,田伟就让他走10圈,笑笑边走边用英文数“round one”“round two”。在她看来,没有伤害到别人的行为可以保留,走一走有什么关系呢?笑笑有点偏食,十多年来,田伟都会单独给他准备吃的,希望他能吃到喜欢的菜。她也教笑笑做饭,笑笑喊饿时,她就在旁边刷手机,谎称没时间,让他自己动手。

田伟的严格更多体现在行为规范上,笑笑在公共场合会有奇怪的举动,田伟就罗列出来,还模仿给笑笑看,告诉他这种行为下次要减少,如果做得好就允许他单独去舅舅家(他喜欢摆脱妈妈独自出门);如果做得不好也有惩罚——做一张数学试卷,他特别不喜欢做数学试卷。

调律挣钱之外,笑笑还在上网课、练琴,参加一些小型乐团的表演,也在学习骑车上路、打扫卫生、叠衣服和择菜、烧菜……生活也挺忙。

田伟和笑笑的故事,跟我们过往分享的家庭有点不同:一是笑笑的家庭氛围非常轻松,跟人相处时,他很少有压力和焦虑,这跟家庭的包容有很大关系。

还有一点让人佩服的是,圈里有一些自闭症孩子也拿到了钢琴调律师资格证书,但因为社交障碍无法完成上门调律的工作。田伟并没有强迫儿子一定要提高社交能力,而是把自己化身为支持者取长补短,成了儿子的工作搭档,这个思路值得家长借鉴。

钢琴调律这个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很多家庭有固定的调律师,想进入比较难,而且钢琴一年也就调一两次音,有的家庭甚至几年都不调,这就需要不停开拓客户源。“现在我50岁,再陪他10年,到时候他就有10年工作经验了,如果能独自上门工作最好,如果不能,我可以招聘一个像我一样的同行陪同他,解决交流问题,按比例分配劳动所得就可以。”这是田伟未来的计划。

她想提醒家长的是,每个自闭症孩子都不一样,笑笑的个案不能一刀切拿过来复制,建议家长能发现自家孩子的兴趣点进行开发。“但家长首先要放过自己,才能放过孩子,别跟他太较真,要求他跟别人做得一样好,徒增烦恼。孩子开心了学东西更轻松,如果某个方向走不通了,可以换条路。”

她也并不愿意别人称赞她的伟大,牺牲了自我不值得。“换个角度看,我天天陪着他,他吃饭睡觉我都在他旁边,这种机会是很多普通家庭没有的,很多家长为了挣钱每天在外奔波,我却可以很舒服地坐在教室陪他上学,把以前学得不好的东西再复习一遍。”

工作之外,对于笑笑的人生,田伟还有更多想象和规划,她希望笑笑在获得一定的个人自理能力后,未来或许有幸会有一个人生伴侣能和他相互陪伴。

如果没有这份幸运,就等到自己不能动了带着笑笑一起住到养老院去。

“心里有个底,过起日子来就不慌了。目前希望多给他拓展些调律的业务,以后有个技术维持生存就行。我们父母还活着的时候让他多开心些吧。一个人一辈子能开心活多少年呢?我陪了他30年,他有这30年的快乐时光,一辈子也不亏了。”田伟说。

现代保健报杂志社

汽车博览期刊官网

湛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