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公司起名南充与丝绸有关的地名你能说得
南充有三千多年的丝绸历史,孕育出了具有南充地方特色的丝绸文化。在南充,与桑蚕丝绸有关的地名很多,我们大致做了一下梳理,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吧!
#丝绸城#
顺庆区历来被称为“丝城”、“丝绸之城”,然正式定名则在1985年。是年,顺庆区政府在城中心五星花园兴建织女雕塑1座,上书“丝绸之城”四字。2012年因五星花园修建地下工程,丝绸女神曾一度消失数年,在南充市民中引起轩然大波,直到2018年元旦才重回五星花园。
#茧市街#
大致位于五星花园一带,得名于1923年,为当时南充县城蚕茧主要交易场所。南充解放后,市政府对茧市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更名为“人民中路”、“人民南路”,但南充人仍习惯称五星花园一带为“茧市街”。至2003年,中国工商银行五星花园储蓄所仍用中国工商银行茧市街储蓄所称谓。
#鸡市口丝市#
位于顺庆区果山街与解放街交界处,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川东北最大的生丝交易市场。除南充各县外,广元、昭化、剑阁、三台、射洪、蓬溪、盐亭等县的丝贩都到该街买卖生丝。鸡市口丝市兴旺时间持续20余年,直到1954年被撤销。
#丝绸一条街#
即顺庆区三公街,20世纪90年代初,南充地区茧丝绸公司在该街开办丝绸经营部,南充各丝绸企业的丝绸产品到该街展销,当时的三公街成为南充丝绸产品的销售中心,人们称三公街为丝绸一条街。
改造中的三公街
#丝绸路#
目前仍是顺庆城区的一条重要道路,20世纪90年代初,南充地区茧丝绸公司在该街道兴建丝绸大厦,随后公司驻地由三公街迁至丝绸大厦,市政府地名办将于是将街道命名为丝绸路。
#丝绸大厦#
位于顺庆城区丝绸路51号,为16层楼的电梯办公大楼,曾作为市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市丝绸公司、市丝绸研究所、市蚕业总站的办公场所。
#丝绸大世界#
位于顺庆城区丝绸路60号。20世纪90年代初地区茧丝绸公司、地区财政局、地区信托公司出资各县入股投资兴建,占地37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商展面积3.46万平方米,第三、四届中国·四川·南充丝绸节在该处举办。1994年,南充丝绸节停办后改售家具。
#丝绸村#
位于顺庆区金鱼岭,1956年,西南蚕丝公司第三制丝厂在该处修建职工宿舍12幢,住职工192户,成为南充第一个丝绸职工住宅区,定名为丝绸村。
#桑树坝#
位于顺庆荆溪河与嘉陵江交汇处,即南充水城规划项目所在地。桑树坝是由嘉陵江水冲积形成的天然小岛,面积近4000亩,因岛上曾种植大量桑树而得名。
#桑园坝#
大致位于目前桑园路一带,跟桑树坝一样也是因曾大量种植桑树得名,这样的地方在南充其实还有很多,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慢慢也就被遗忘了。
#机房街#
位于阆中市保宁镇。阆中巢丝织绸业在汉代就相当发达,到唐代已能织造出进贡皇室的精美丝织品,水丝花素大绸亦极有名。唐宋时期集中阆中缫丝织绸业的一条主要生产街道,先民称其为机房街,一直传承至今。
#龙蚕镇#
位于蓬安县。龙蚕乡原名会龙公社,1965年起,把蚕桑生产列为骨干项目,成为全省产茧量最多的乡之一。1978年,荣获国务院嘉奖。由于蚕桑生产突出,1983年取名为龙蚕乡。1992年更名龙蚕镇。
#桑树街#
据1944年《蓬安县志》记载:蓬安县城(现锦屏镇)有条街名桑树街。街口有一颗大桑树,需两人牵手才能围住,每年估计能产8背桑叶(每背桑叶约20至25公斤),1959年该树被毁。
#万桑园#
位于蓬安县河舒区利溪镇。清光绪年间,利溪乡龙洞沟伍彝超先后栽桑140余亩,共1.6万余株。他在居宅刻有对联,上联“五亩耕地有殖民策”,下联“十里内外无好家居”,横额“万绿桑庄”。万桑园因此得名。它是南充历史上最大的私人桑园。乡政府于1953年在该处兴办小学,取名“万桑园小学”。
#桑树湾#
山谷名,位于蓬安县盘龙乡。民国初,萧成源从成都实业学校毕业回家后,将4亩好土建成桑园,其余10多亩地亦全部在地边栽上桑树。当地萧成藻、萧玉成、萧成继又先后各栽10多亩地边桑,全湾共有30至40亩地栽桑,故人称该地为桑树湾,名称袭用至今。
#织机山#
位于西充县城西。山上有一洞谓“织女洞”,据称:“洞内有仙女织机声,凡贫穷者,持丝祷于洞口,三日后往取即成绢。”
#丝公山#
山名,在南部县群龙乡境内。清道光《南部县志》载:其山“峭壁秀丽,状类锦屏,丝公庙存焉”。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到的部分和丝绸有关的地名,各位同学还知道哪些,留言分享给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