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文化素质

防治苦瓜疫病的小窍门苦瓜疫病导致大量死藤

发表于:2025-10-28 09:40:16 来源:翔达资讯

苦瓜又名凉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近年来栽培苦瓜面积不断扩大,连作重茬也就不可避免,土壤中病菌基数就会不断增加,因此,种植苦瓜时病害相伴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苦瓜的疫病流行时可使田间出现大量死藤,减产30 %以上,严重影响了苦瓜的产量与品质。

那么,苦瓜疫病是由什么病菌引起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植株染病后有哪些症状,如何有效防治呢?一、病原菌发生规律1、病原菌。苦瓜疫病为真菌性病害,由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l)侵染引起。该病菌还能侵染黄瓜、西瓜、甜瓜等其他瓜类发生疫病。

2、病原菌传播途径。苦瓜疫病的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卵孢子或厚垣孢子的形式附着于病残体而留在土中、农家肥中越冬,也可附着在种子上。第2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苦瓜上萌发芽管,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如果此时遇到高温高湿条件时2~3天就会出现病斑,病斑上会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及其释放的游动孢子,借风雨或灌溉水、农事操作或昆虫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3、病原菌发病条件。苦瓜疫病的病菌发育温度范围5~37℃,最适温度28~30℃。低温阴雨或高温高湿均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在适温范围内,雨季长短和降雨多少,决定了病害的发生、流行,如果雨季来得早、持续阴雨或降雨量大时,疫病提早爆发、病情加重。如果田间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大,极易诱发疫病。此外,种植过密、偏施氮肥、通风透光不良、重茬连作容易引发疫病。实践表明,不同品种对疫病抗性存在差异。

二、苦瓜疫病发病症状苦瓜疫病在整个生育期内都可能发生,主要为害植株的茎、叶及果实。苦瓜被病菌侵染后,多在开花前显现病症,其中以蔓基部和嫩蔓节部发病较多。

1、叶片染病症状。叶片发病多从叶缘或叶尖开始,病菌侵染叶片后,叶面失却说光泽,并在叶面形成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形状呈不规则形,病斑的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可见病部长出很薄的1层白霉,干燥时呈青白色,易破碎。

2、茎蔓染病症状。叶柄、茎蔓染病后,最初病部呈水浸状暗绿色,以后逐渐变淡呈褐色,缢缩变细,病部以上的叶片出现萎蔫、枯死,但叶片色泽仍然保持绿色。

3、瓜条染病症状。瓜条染病后多发生暗绿色近圆形水渍状的病斑,病部与健部的边缘不明显,病斑会很快扩展到整个果面,瓜条开始皱缩、凹陷、软腐,表面生出灰白色稀疏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子囊及孢囊梗,腐烂的瓜条散发出臭味。

三、苦瓜疫病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良种,搞好消毒。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早熟、优质、抗病性和耐病性强的品种,自留种子时应选择无病植株留瓜结籽。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高锰酸钾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于55 ℃恒温水中浸泡30 分钟,晾干后再放置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

2、合理选地,实施轮作。种植苦瓜应与禾谷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不要与其他瓜类作物轮作,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病原菌,防止土壤病原菌基数过大易发病。同时,种植苦瓜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地块为好,避免低洼地、排水不良地种植。

3、搞好田间工程,增施有机肥料。田间湿度大、土壤过湿易引发病害。实行深沟高畦短行种植,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做到排水畅通、雨停沟干,降低田间湿度。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田间荫蔽。

4、黑籽南瓜嫁接,控制病害发生。嫁接是控制疫病发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可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嫁接时应选用抗病性好、亲和力强的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成活率高、搞病力强,尤其是在重病区不发病。

5、清洁田园灭菌,合理密植绑蔓。种植苦瓜前,应将前茬田园内病残体清除干净,减少病原基数。连作地块应在耕作前每亩施石灰75 kg 或均匀喷施1∶1∶150 石硫合剂,并于移栽前充分翻晒土壤,消杀土壤中病菌。苦瓜生长期间应及时去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同时要对病穴进行撒施石灰消毒。苦瓜拉秧后也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苦瓜田间栽培不宜过密,一般亩保苗1000~1200株,定植后搭"人"字架, 苗高0.5~0.6米及时引蔓上架,枝叶长满棚架时进行植株调整,剪除植株下部发黄的老叶,以利通风透光。

6、合理用药,及时防治。

(1)预防用药。在发病前或雨季到来前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0%醚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预防。

(2)病初喷雾。田间发现中心病株,也就是发病初期立即组织用药防治,防止病情蔓延。可选用药剂25 %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3~4次。

(3)药剂灌根。发病期间可用50 %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 %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以上药剂宜交替使用,以便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文物鉴定与鉴赏

e动时尚

西部旅游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