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成为朝官后为何还保留着脸上的刺字
发表于:2023-11-24 11:45:48
来源:翔达资讯
狄青成为朝官后,为何还保留着脸上的刺字?
狄青,字汉臣,出身寒门,但善于骑射,精通兵法。他十几岁时因与乡人发生冲突而被官府逮捕投入监牢,并在脸上刺字,注销户籍,发配京师充军。进入军营后凭借自身能力立下累累战功,最终成为北宋一名骁勇的战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这个脸上的刺字,乃是唐末五代到宋朝的一大特色。刺字,本是上古五刑之一,原名叫做“黥刑”或“墨刑”,也就是给一些犯了罪的人脸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
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狄青升任枢密副使(军事最高长官的副职),狄青也就成为了正二品的朝官。
狄青成为朝官后,但仍对自己的形象并不是很在意,脸上仍保留着宋代士兵低贱的标记——刺字。
狄青每天在朝堂与大臣们朝见宋仁宗,宋仁宗看着狄青的脸上刺字,觉得不甚美观,就劝狄青用药除掉刺字。
令宋仁宗没想到的是,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宋史·狄青传》)
狄青说的意思是: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以更好地鼓励军队,而不敢奉行您的命令。
看到没有,狄青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鼓舞军队的士气,而不是自己做官的相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