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被抄家时他们家被查抄了多少家产
曹雪芹被抄家时,他们家被查抄了多少家产?
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十八日,两淮巡盐使噶尔泰上奏朝廷:访得曹頫年少无才,遇事畏缩,织造事务交与管家丁汉臣料理,臣在京见过数次,人亦平常。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雍正阅折,在“年少无才”后朱批“原不成器”,又在“人亦平常”后朱批“岂止平常而已”。
雍正五年十二月初四日,山东巡抚塞楞额奏:杭州等三处织造运送龙衣,经过长清县等处,于勘内外,多索夫马、程仪、骡价等项银两,请旨禁查。
对此,雍正朱批:“织造差员勒索驿站交刑部严审”。
同时,绥赫德又向皇上密奏曹家与八爷党的铁证:“江宁织造衙门左侧万寿庵内,有藏贮镀金狮子一对,系塞思黑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遣护卫常德到江宁铸就。”
因此,雍正很是愤怒,曾多次辱骂曹家这种人是“包衣下贱、卑鄙小人。”
这时,曹頫(曹雪芹的叔父)主事的江宁织造又发生了“亏空甚多”与“衣服质量”的问题。
自此,曹家“财政亏空、衣服质量、与八爷党过从甚密”的三大罪状便摆在了雍正的面前。
当时,无论是面对十年不遇的水患,还是西北用兵,或是整肃吏治,都需要大量的银钱,也需要“杀鸡骇猴”。
所以,雍正本想严办曹家,却因曹家与怡亲王(与雍正最好的十三弟胤祥)关系较好。于是,雍正朱批:“王子甚疼怜尔等,特予施恩,限期赔补亏空,否则严办!”
但是,曹家却因康熙六次南巡,并有四次以曹家为行辕,所耗银钱难以计数,而这些钱财的来源则多是从江宁织造府中挪用的公款。
可以说,当时以曹家的条件来赔补江宁织造的亏空,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就没法填补。
所以,江宁织造、奴才曹頫,急忙跪奏:……窃念奴才自负重罪,碎首无辞,今蒙天恩如此保全,实出望外。奴才实系再生之人,惟有感泣待罪,只知清补钱粮为重,其余家口妻孥,虽至饥寒迫切,奴才一切置之度外,在所不顾……
曹振彦又被划入内务府,成为皇帝的包衣。
到了顺治时期,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曹振彦的长子),不但在内务府供职,还曾做过顺治皇帝的侍卫,而其妻孙氏则为幼年康熙皇帝的保姆。
到了康熙时期,曹玺因母亲的关系,先被任为(内)工部尚书,后又任为江宁织造。自此,拉开了曹家三代任职“江宁织造”这个肥缺的序幕。
曹玺死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在御前侍卫任上,曾协助康熙铲除鳌拜之功,后也被任为江宁织造,并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被康熙视为心腹。因此,康熙皇帝6次南巡时,有4次在他家落脚。虽说荣宠无限,但高规格的接待费用,却也让曹家难以承受,只好挪用了织造府的银行,从而导致织造府的亏空越来越大。
后来,55岁的曹寅死后,曹雪芹的父亲曹顒,又接任了江宁织造,3年便病逝在了任上。于是,康熙下旨将曹雪芹的叔父曹頫(曹顒的堂弟)过继给曹寅,并接任江宁织造。
试想一下,如此家世,抄家岂能没有意外“惊喜”。
不曾想,新上任的江宁织造绥赫德却仅从曹家抄没:家人大小男女及仆人114口,当票百余张。
虽说,史料如此记载,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一点钱财呢。因此,有学者猜测,绥赫德和曹家是否达成了某些私下协议。毕竟,这样的结果,既有利于曹家,说明曹家的清廉,罪责也会轻点,也有利于绥赫德暗中敛财。
因为,相比许多被抄家的官员来,曹家的结局还算比较好的,总算还有个曹家北京老宅容身,而且并未削旗,基本生活保障还是有的,只是和从前的富贵没法相比罢了。
同时,可能也因在曹家没有抄出多少钱财,所以雍正很大方地将曹家抄没的财产都赏赐给了绥赫德。例如:曹家扬州的一处旧宅,就被其卖了5000两银子。
所以,对于曹家仅抄出那么一点难以置信的“财产”,上面学者的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