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民素质

乾隆举办千叟宴过后出现了什么情况

发表于:2023-12-19 11:53:41 来源:翔达资讯

乾隆举办“千叟宴”,过后出现了什么情况?

乾隆举办“千叟宴”,过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人活七十古来稀。”在中国古代,由于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不发达,要是有人能活到七十岁,那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

在清朝年间,康熙皇帝专门宴请全国老人,让年过65岁的老人到京城参加“千叟宴”。原本好好的宴席,结果老寿星们用膳过后,回到家接连生病去世。

那么,他们是吃了什么而得病?为什么用膳后康熙没事,而老寿星却有事呢?

接着,举办的时间不对。第二次千叟宴是在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此时的北京城寒风料峭。试着想一想,乾清宫那么点地方,容纳了皇帝、百官和贵族,哪有多少位置给上千个老人坐呢?没位置的老人只好在宫外用餐。

大冬天在北京露天用餐,而且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无论你穿多厚,还是抵挡不了刀割般寒风。因此,不少老人受到风寒而生病。

还有,千叟宴上的菜不对。前面说到由于不少老人坐在露天外用餐,热菜一上来,很快就凉了,而如此盛大的宴会,人手忙不过来,老人们只好吃凉菜。而且,千叟宴上主要是满族菜肴,而满族作为游牧民族,特别爱吃重油重盐的菜。

又冷又腻的菜肴,吃坏了老人的肠胃。很多老人来自五湖四海,异地的胃不适合北京的菜,出现水土不服。因此,不少老人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最后,这一回的千叟宴的老人来自五湖四海,来时舟车劳顿,回时也是如此。一来一去,他们原本虚弱的身体,很快承受不住。而且坐的车还是马车,非常颠簸,让老人十分辛苦。

大臣得知实情后,不敢直接跟皇帝讲,怕扫了乾隆的兴致,触怒龙颜。于是,他们只好找借口搪塞过去。直到乾隆去世,他始终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善事。

结语

乾隆第二次千叟宴结束后,至此清朝再也没有举办千叟宴。原因很简单,举办一次千叟宴耗费实在巨大,若不是康熙、乾隆年间物产丰富、国库充盈,才没有机会举办千叟宴。

“千叟宴”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清朝统治者醉心于所谓的盛世之中,不顾及百姓,更让许多无辜老人去世。可以说,千叟宴本质上就是自私的产物,是用来让自己陶醉的礼物罢了。

清朝的国运随着千叟宴的落幕,也逐渐画上句号。此后的清朝结束盛世,走向至暗时刻,从富庶之国沦为列强欺负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讲,清朝可能在千叟宴后就已经注定衰微。

数字化用户期刊

建材与装饰杂志社

文理导航期刊

文理导航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