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

“双积分”政策或在2019年实施,新能源汽车这个坑怎么办(电动汽车双积分政策)

发表于:2023-05-25 15:58:34 来源:翔达资讯

“双积分”政策或在2019年实施,新能源汽车这个坑怎么办(电动汽车双积分政策)

1.“双积分”政策或在2019年实施,新能源汽车这个坑怎么办

新能源汽车积分方面具体比例是:从2018至2020年,车企销售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8%、10%和12%。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每辆纯电动汽车依据续驶里程(参配、图片、询价) 不同可积2-5分,每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积2分。

如果新能源积分不达要求,只能通过购买方式抵消,否则将会削减未达标企业传统燃油汽车产量。知情人士称,该政策制定初衷便是保证中国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可达200万辆。

双积分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

2.2018年会对企业进行汽车双积分考核吗

据报道,日前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乘用车[乘用车(passenger vehicle)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 ...]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分析人士表示,相比之前流传的版本,正式出台的政策“不但宽松,而且有很多灵活性”。

报道称,办法规定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生产量(production)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或某个种群所生产的有机体的总量。]或者zhidao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根据《办法》规定的实际考核情况来看,乘用车企业应当于每年版3月1日前,向工信部提交上一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权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工信部于每年4月10日前,通过汽车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向社会公示上一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相关情况。按照流程,2019年的考核应于2020年才开始核算,且2019年度的新能源正积分可以等额结转一年。

3.2019年“双积分”正式开始考核,将对车企造成哪些影响

双积分政策2018 年4 月1 日正式实行,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从2019年开始设定。

双积分: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即油耗积分(CAFC)和新能源汽车积分(NEV),一方面要求传统汽车企业降低油耗,同时要求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销。

双积分政策的出台预计会对汽车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巨大,这一政策无疑会蚕食传统车商的利润,不利于扩大燃油汽车产销量;同时国内车商比亚迪、北汽、江淮汽车也在不断扩大新能源产能,积极抓住双积分政策带来的机遇发展新能源汽车。

4.双积分政策会影响车企的发展吗

据报道,9月28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公布了双积分政策,一家汽车企业内部人士坦言,销量越大,积分压力越大,双积分政策的明确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报道称,与此前单纯进行燃油消耗限值不同,双积分政策的提出无疑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较早的中国本土车企争取到极大的权利,按照双积分政策的规定,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自由交易,这就意味着不达标的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新能源积分,只能向有盈余的车企进行购买。

一家汽车企业内部人士坦言,双积分政策的明确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是采取与国内车企的合作完成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布局还是购买积分,这对车企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但合资车企的准备显然并不充分。

业内专家曾预测,新能源正积分或“价值不菲”。由于目前新能源积分售价暂未明确,企业之间或自行协商积分价格,即使按照每个积分5000元计算,拥有10万积分的企业单纯交易一项则可达到5亿元。

希望双积分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5.为何说双积分政策达标有很大的难度

据报道,9月28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公布了双积分政策,政策将于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报道称,按照双积分政策,乘用车企业应当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报送其生产、进口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乘用车相关数据,过汽车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开展积分转让或者交易。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好应对双积分政策的准备,压力很大,双积分政策一定程度上再次加速推进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这种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展向前的战略规划,从长远看,能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短时间内看,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满足双积分政策。

据了解,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今年4月曾公示了2016年度122家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与2015年相比,2016年平均燃料消耗量超标的车企大大增加,达到40多家,有近三成的企业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建设和引入。某业内人士表示,双积分政策取消了2018年的积分考核,这也意味着新能源积分交易将推迟一年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车企获得了政策过渡的缓冲期。

尽管如此,但无论是对于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来讲都不敢松懈。

6.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8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3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审议同意,现予公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升乘用车节能水平,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乘用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第2.1.1.1款至第2.1.1.10款规定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千克的车辆,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和传统能源乘用车。

本办法所称新能源乘用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乘用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等。本办法所称传统能源乘用车,是指除新能源乘用车以外的,能够燃用汽油、柴油或者气体燃料的乘用车(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第五条乘用车企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本办法所称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是指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准入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产品认证: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的乘用车企业。

本办法所称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进口并在境内销售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乘用车的企业,包括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和未获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汽车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统筹推进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公示、转让、交易等工作。

乘用车企业应当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见附件1),报送其生产、进口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乘用车相关数据;通过汽车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开展积分转让或者交易。第二章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核算第七条境内各乘用车生产企业和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是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的核算主体,单独实施核算。

第八条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达标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额,与其乘用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的乘积(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原则保留整数)。实际值低于达标值产生正积分,高于达标值产生负积分。

第九条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值,是指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与该核算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的乘积(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按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 27999–2014)第5.2款计算(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

同一车型在核算年度有多个不同的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按照不同的目标值分开计算。核算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是指《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第5.3款规定的相关比值。

第十条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按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第5.1款计算(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同一车型在核算年度有多个不同的燃料消耗量的,按照不同的燃料消耗量分开计算。

第十一条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的乘用车生产量,按照该企业在核算年度内生产的、用于境内销售的乘用车实际产量核算。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的乘用车进口量,按照该企业在核算年度进口用于境内销售的、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并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乘用车数量核算。

第十二条对核算年度生产量2000辆以下并且生产、研发和运营保持独立的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量2000辆以下的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按照以下规定放宽其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的达标要求:企业2016年度至2020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6%以上的,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3%以上不满6%的,其达标值放宽30%。未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按照前款的规定管理,并自2019年度起实施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核算;但是,核算年度进口量2000辆以下的,暂不实施积分核算。

第三章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第十三条境内各乘用车生产企业和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是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核算主体,单独实施核算。第十四条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为该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与达标值之间的差额。

实际值高于达标值产生正积分,低于达标值产生负积分。第十五条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是指该企业在核算年度内生产或者进口的新能源乘用车各车型的积分与该车型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乘积之和(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整数)。

前款规定的生产量、进口量,按照本办法第。

7.对于消费者而言‘双积分’实施意味着什么

2016年9月,工信部曾发布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2018年车企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达到8%,2019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10%和12%。

2018年之后,车企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高于达标值产生的负积分,只能通过自产的新能源车正积分或工信部建立的积分平台购买补齐。不然,车企将面临高额罚单。

据日前正式颁布的细则显示,政策迎来较大变化。一方面是,将5万辆的门槛降低至3万辆,这意味更多的企业将接受双积分政策的制约,符合国家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另一方面,取消了2018年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强制要求。

由于市场竞争条件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要重新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实力。比如,以前为了多拿补贴,很多车型里程偏长,能效偏低。

双积分政策出台之后,里程和能效必须要综合考虑。再比如,市场扩大、竞争激烈以后,充电方便就成为重要竞争因素,良好的快充性能和选择好的充电运营商合作成为新的选项。

总之,针对市场变化,要重新定位,要从性能、成本、使用方便、可靠性、充电与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对于消费者而言,‘双积分’实施意味着购买电动汽车有更多品牌选择、更长的续驶里程、更方便的充电服务以及更实惠的价格,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董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