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达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新能源电池发展前景怎么样新能源电池前景好

发表于:2023-07-19 11:36:06 来源:翔达资讯

新能源电池发展前景怎么样(新能源电池前景好吗)

1.新能源电池发展前景怎么样

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关键组成部分。其中动力电池是最关键的一环,可以说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的寿命、性能、成本和安全性都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整车厂商更倾向于制造商,难以获得高额利润。由于动力电池在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动力电池生产商无疑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也是电池行业备受关注的根本原因。

自锂离子[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锂离子英文名称:LITHIUM ION CHROMATOGRAPHY STANDARD别名:皮萨草更多名称:Pisa grassCAS号:17341-24-1分子式:Li分子量:6.9405系统编号CAS号:17341-24-1...]电池大规模商用化以来,凭借其优异的性能,不断攻城略地,现已牢牢占据二次电池的高端市场。而正、负极材料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和优异的性能也使锂离子电池成为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二次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很快,电池组[电池组,是指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循环寿命已超过1000次,每千瓦时电池的成本已低于3000元。如果电动轿车安装24千瓦时电池组,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大于200公里,锂电汽车在10年内用电成本约为1万元。传统燃油车在10年内的加油费用至少8万元。而使用锂离子电池,即使10年内更换一次电池,使用成本多花7.2万元,总共8.2万元。两种车的使用成本基本相同,而且,换下来的电池组还有初始容量的70%~80%,可以作为静态储能使用。这也是目前和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概念沾边的股票都被热炒的主要原因。

技术进步使锂电池制造成本大幅降低,目前已接近镍氢,大容量成为可能;国发展锂电汽车既有可与发达国家相竞争的技术优势,又有发达国家所没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我国小功率锂离子电池早已产业化[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形成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电池产品超过世界市场的 1/3,中日韩三国已成三足鼎立之势。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条件也已基本成熟,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在我国来源极为广泛。我国是世界锂资源大国,特别是青海和西藏的盐湖有大量锂资源,盐湖的开发不仅为低成本锂离子电池提供原材料,也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的特点,是锂电汽车的主要关键部件,而我国是稀土永磁材料大国,为锂电汽车提供了材料保证。

锂电池的产业链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上游锂矿资源、锂电池原材料以及电池的制造与封装。另外,生产电控系统的公司以及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的整车企业都将从中受益。

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被人类给予厚望的锂离子电池,或许将开辟一个“锂资源时代”。

2.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是哪里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指估计未来一定时间内,整个产品或特定产品的需求量和需求金额。]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上世纪70年代全球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各跨国汽车公司先后开始研发各种类型的电动汽车。我国经过“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在研发电动汽车的专项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科研成果真正能转化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项目并不多。国外大汽车公司投入远比我国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已投入批量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寥寥无几。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下面将为您介绍电动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电动汽车前景

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电动自行车,其在推广过程中都将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电池的实用性问题,包括续航里程、使用寿命等;另一个是车辆的充电问题。

相对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在这两方面的问题更加严峻。 特别是在新能源电池方面,我国在技术、原材料能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应用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与镍氢电池、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其中锂电池由于其在电压、体积、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

新能源电池的发展是新能源交通工具普及的基础,上述政策的实施在推动新能源交通工具普及的同时,也将对新能源电池产生较大的需求。

4.汽车新能源的发展方向,请详细介绍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经进入部委会签阶段,会签完毕后将上报国务院。据了解,在产业路线图的设计方面,《规划》明确界定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新能源车范畴,并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对其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据悉,最终版本的《规划》明确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国家将继续执行相关补贴政策,同时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未来将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发。

“我们和财政部等几部委经过几个月的协商,将讨论稿中一些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了修改,现在写入的从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入手的一系列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都是最后商议的结果。”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张相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我们把有能力做的,能写的都写进去了。我们希望既要积极引导地方和社会投资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又要防止一哄而起。”

长期以来,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时序上就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认为应该先发展最成熟的混合动力车,再到纯电动,最后是燃料电池;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直接从纯电动车开始发展,再到燃料电池;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应该直接发展燃料电池。

到底选择哪条路线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这一块大“蛋糕”的分配。张相木在接受专访时详细谈了选择技术路线的原则:“在选择技术路线时,首先要明确的前提是我们的目的是要搞技术突破还是产业化?既然是以产业化为目标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氢燃料电池一定是最后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不具备产业化的条件,一是制氢成本太高,二是安全性还需考核,存在不确定性。”

据了解,在《规划》中,新能源车的范围得到了清晰的界定,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不属于新能源车的范畴。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中,“基于目前世界各国纯电动车的水平都差不多,如果集中力量抓住机遇,就有可能取得突破,形成新兴产业。尤其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从2009年的6280多万辆跃升到2020年的2亿辆,未来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交通压力等问题将进一步凸显。纯电动车不仅是从节能角度考虑,更是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个战略层面的大事。”张相木说,“另外,插电式混合动力实际上都得有两套设备,在有电机电控这套系统的基础上,要么多一套燃油发动设备,要么多一套燃油发电设备,所以从以后都实现了产业化的角度比较,成本并不占优势。当然,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产业化实现起来最容易,可作为过渡。”

另外,在众多动力电池的选择方面,不少机构都看好锂电池。对此,张相木说:“锂电池的确是目前最好的。但技术的事不能说得太绝对,我们并不强行规定一定要是锂电池,但我们对指标水平做出了规定,只要能达到要求的先进的动力电池就可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电池技术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尽管目前中国电池指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电池能量密度高达每公斤120瓦时,但锂离子动力电池理论值为每公斤600瓦时。未来需要实现材料领域的突破,才有望达到这一理论目标。

中外企业家杂志

自动化应用期刊

大科技期刊官网

饮食保健杂志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