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养猫了好激动呀长大后我想要养只猫
一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猫,但从来没有养过,哪怕一天。等我大四那年,有一天我突然好像想到了些什么,兴奋地对我朋友说:“一毕业,我就要养只猫”。
他问为什么?我说:
“因为大学毕业就意味着自己的绝对独立,我终于可以赚钱养活我自己了,也包括那只想了很久的猫。”
想起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偷偷抓公园里的小猫到家里要养,我妈死活不同意,说真的太脏了,就又把它送回公园。我妈回头还教训我说:
“等你长大了自己去养!”
那时心里听了很不服气,长大还要多久?我才读小学,感到大学毕业是猴年马月后的事。
但直到我快毕业了,回过头再去想,这句话未免太正确太负责任不过了。
首先,自己那时还小,读书比玩耍和养猫重要,说是猫我来养,到最后猫还是我爸妈在养;其次,我也没有经济基础来养活这样一个小东西,我自己吃饭都靠父母,我都没独立,何况我还想养猫。
养猫是把它看作自己家里的一位成员,你得给它可以撒娇的空间,你得花时间陪它玩,你要有钱买各种营养成分的猫粮,你得为它准备一笔还不算少的医疗预算。而且,你还得做好这只猫对你可能并不粘的情况。
所以,想要发自内心地养只猫,你得做好这一系列的打算,不然,还是别对它动脑筋。
二
过了好多年,差点把“长大后要养只猫”的梦想给弄丢,直到某一天到我朋友家吸猫,我才再次有了“要养只猫”的想法。
看微博和抖音里看人家晒猫,还是和自己亲自近距离观察猫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我朋友家的那只小黄毛,前一秒它还在我的怀里撒娇,后一秒它就好像生气了,用力挣开我的怀抱跳了出去,然后我再怎么哄她逗她,都不能再次让她喜欢我,自己在不远处自娱自乐。
“它就是这样,和喜不喜欢你没有关系,闹心闹脾气。”朋友以为我不高兴,极力安慰我说。
我倒是没有什么不高兴,只是感到,想养猫的我,猫好像并不需要。
我去想象,如果那只猫是我养的,我虽然有了主人的名号,猫儿看到我却好像也不把我当主人,虽然有点不服气,但看到它下面的场景,还是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它一会儿上蹿,一会儿下跳,一会儿伸出爪子试图去碰门把,一会朝着窗外的鸟儿喵呜喵呜叫。它总是乐此不疲,精力充沛,什么都能引起它的好奇。
也正是因为这样淘气的性格,即使只自己一个,它也能自得其乐。只有当某一次你出差好几天回家后,当你打开大门的那一刻,看着它喵呜喵呜围着自己直叫,你才会意识到它终究还是粘你的,你是它的主人,它是你的宠物。
这样说起来,好像猫是有些没心没肺的,但仔细去想,猫的这种本能却很让人放心,也因此会讨人喜欢,因为它不会记仇,不会纠缠,不会郁郁寡欢,整天乐呵呵的,没啥心事。
我想,我那么喜欢猫,应该不是因为猫的长相和可爱,还是因为它的性格吧。它是天生的乐天派,在它双眼里,世界都是充满乐趣,不管前一秒或后一秒会发生什么,只要当下开心,就是全部。
三
借我吸猫的那个朋友比我早毕业,他走之后,我就只能一个人住,白天上课还行,晚上特别寂寞,双休日如果没有约会,那种孤独感就更甚。打开窗户,就能听到风飕飕地把房间吹得都是声响,但是就算聒噪得让人心烦,内心的寂寥仍然无法排遣。
我跟我朋友抱怨着,他建议我说:
养只猫吧,会热闹许多。
“长大后养只猫”的想法,再次跳入我的脑海。那天晚上,我一不做二不休地跑去宠物店,当机买了一只英短,花了我大半个月的工资。
从那以后,我发现,一只猫给我带来的,绝不是热闹仅仅而已,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到一种陪伴感和依靠——你不是一个人,你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时间点,你是被需要的,你是某个生命的全部。就算它在某个角落里一动不动,它都会留下它的气息,让你感受到自己被陪伴。
我甚至会觉得,如果当时没有养猫,我可能都会抑郁了。
后来,只要我放学下课一回去,它就会乖巧地跑到我的身边,就感觉家里有人在等我回去,心里总有一个牵挂。这样一来,我的周末也变得更加充实。有些对人难以言说的心事,我也会悄悄地对它讲,它不是宠物,它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