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快速学地理小窍门学霸只用这六招就把地
“海纳百川,有容则大”,把这山川河流、地形地貌各种各样知识全部记在心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俗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大洋大洲到各个国家,从地形到河流,从气候到自然资源等等,没有海量的记忆积累,所谓培养地理思维,学会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就成了无源之水。但是,地理知识错综复杂,又包罗万象,常常让很多同学头疼不已。
今天,九段君为大家带来各种有趣的记忆方法,让你在地理记忆中事半功倍,轻轻松松成为大学霸。
1.谐音记忆法
是指把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通过谐音,把新地名和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记忆,然后联想创造出一种意境的记忆方法。对于难记忆的地理知识利用谐音联想记忆,便于想象,能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收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
比如记忆苏联中亚地区的两条内陆河——阿姆河和锡尔河。在安徽中部地区,“阿姆”和“阿母”,“锡尔”与“惜儿”是近音,可以采用“阿母怜惜儿子”作谐音记忆。
再比如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作谐音记忆。 又如记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时,可以这样“氧(养)硅(闺)铝(女),铁(贴)钙(给)钠(哪)钾(家)镁(美)”。
谐音记忆是很多记忆诀窍的基础,采用谐音记忆时,必须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原字搞清楚,防止以假乱真。
2.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的功能体现在:①简化复杂的识记材料,缩小记忆对象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浓度,减轻大脑负担;②增强零散、少联系或无联系的识记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编串组合,使零散的、无规则的材料浑然一体,使本来只能用机械方法记忆的内容有着独特的效果。
比如记忆与我国接壤的14个国家的名称:
月娥姑娘很腼腆,蒙着布单披仨毯,
度过稀泥去朝鲜,吧叽吧叽一身汗。
其中:"月娥"是指越南和俄罗斯;"腼腆"是指缅甸;"蒙"指蒙古;"布单"指"不丹";"仨毯"指"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度"指"印度":"过"是指"老挝";稀"泥"是指"尼泊尔",接下来是"朝鲜","吧叽吧叽"是指巴基斯坦;"一身汗"是指阿富汗。
这种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简洁明快,新颖独特。不仅易学易懂,而且记忆方便,是名符其实的“地理快餐”。谐音歌诀记忆法,最适用于年岁偏小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善于背诵,若能对照地图记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单字浓缩记忆法
这种方法通过减少记忆语言数量,把一长串地理语言简化成一些单字,从而达到快速易记的目的。
比如:地球七大洲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州面积最小;可记为:亚欧非(礼)北南美和大南极;四大洋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可记为:答应太白(北);
又比如中国湖泊:青海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其中最大的湖是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可记为:红(洪)太婆(鄱)住青洞
4.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把所需要记忆的材料同某种具体的事物、数字、字母、汉字或几何图形等联系起来,借助形象思维加以记忆。形象联想既有利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加深记忆。
如新疆的地形特征可与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联系起来,“三横”表示三山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表示两大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又如意大利的轮廓图像高跟靴子。
联想记忆法可以尽量稀奇古怪,增强知识对我们的吸引力和刺激性,从而使需要记忆的内容深刻地烙在脑海中。如柴达木盆地中有矿区和铁路,记忆时可编成“冷湖向东把鱼打(卡),打柴(大柴旦)南去锡山(锡铁山)下,挥汗(察尔汗)砍得格尔木,火车运送到茶卡。
5.地图记忆法
看地图、读地图、绘示意图等,这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方法,具有容易学、速度快、简便实用等特点。原则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学习到复习,都不能离开地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直观语言,它能形象而确切地表示地面上各种地理事物,当然也能反映出各种地理事物来。
通过地图,可以确定出地理方位,区域范围,展示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距离、形态和分布,便于阐明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容易理解地理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图等,可以发展丰富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扩大视野,逐步树立起敢于向自然界、向地球、向宇宙开拓的精神。
学习各类气候类型,依地图学习,好记忆、易理解。如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东亚季风,是世界上最为明显强大的季风区。它是由冬、夏气压场性质而决定的。冬半年,亚洲大陆内部气温低,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区;而东面的太平洋面上,比同纬度大陆来说相对气温要高些,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区和赤道以南的赤道低压带。大势是,陆上高压,海上低压,自然存在温压梯度的变化,从而形成由陆上高压区向海上低压区带吹的偏北风,叫冬季风。夏半年,温压场相反,所以风向也相反。
6.数字记忆法
有些地理中有大量数据或数字,紧扣数字的特征进行记忆,是记忆地理数据的好办法。
(1)数字的编码记忆和情景记忆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8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爸爸(88)和石狮(44)在珠峰上吃丝瓜(48)。
(2)利用数字特征进行记忆:
吐鲁番盆地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55m,可记成“一五得五”;
撒哈拉沙漠面积770多万平方千米,可以记成“7减7等于0”;
黄河的长度5400公里,这个数字与“五•四”运动的数字巧合。
(3)有的地理事物可总结出数字规律进行记忆:
南亚地区总结出该地区有三个“三”:三种地形(北部是山地,中部是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种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沙漠)。
在讲东非国家时,总结它有三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两布(吉布提、布隆迪);两达(乌干达、卢旺达),东非的九个国家中已经记住了七个;剩下的索马里,塞舌尔也就好记了。
总之,只要肯动脑筋,联系地理课的特征,就能够总结出多种多样的巧记妙法,就可以做到记而不忘且生动有趣。另外,既要善记,又要巧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下期内容。